[实用新型]新型非标加工刀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8962.8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6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於兴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点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B23B29/02 |
代理公司: | 33233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4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夹 刀柄部 车刀 本实用新型 车内孔 刀具 加工刀具装置 刀口方向 内孔车刀 相向设置 反端面 刀口 非标 内孔 叶缘 圆柄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非标加工刀具装置,包括刀柄部,刀柄部的端部分别安装有第一装夹和第二装夹;刀柄部的横截面呈椭圆形,第一装夹和第二装夹分别安装在椭圆形的两侧叶缘部,第一装夹位于椭圆形的上部,第二装夹位于椭圆形的下部,第一装夹的夹刀口与第二装夹的夹刀口方向相向设置,第一装夹安装有第一车刀,第二装夹安装有第二车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孔车刀的圆柄(除装夹部位)改为椭圆形,既达到刀具车内孔所需要的强度又留出了车反端面的尺寸,完成车内孔、反端面、内孔凹槽多处加工在一把刀具上实现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非标加工刀具装置。
背景技术
刀具是切削加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普通机床,还是先进的数控机床(NC)、加工中心(MC)和柔性制造系统(FMC),都必须依靠刀具才能完成切削加工。刀具的发展对提高生产率和加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刀具材料、刀具结构和几何形状是决定刀具切削性能的三要素。现有的内孔车刀比较单一,只能满足单一加工要求。要加工工件的内孔及反端面需要两次装夹,分别由不同的机床完成,如图1所示。存在严重的效率低下、人力物力的浪费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简化了操作流程,在同一机床、同一装夹、同一刀具的基础上,完成对工件不同部位的加工的新型非标加工刀具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非标加工刀具装置,包括刀柄部,所述刀柄部的端部分别安装有第一装夹和第二装夹;所述刀柄部的横截面呈椭圆形,第一装夹和第二装夹分别安装在椭圆形的两侧叶缘部,第一装夹位于椭圆形的上部,第二装夹位于椭圆形的下部,所述第一装夹的夹刀口与第二装夹的夹刀口方向相向设置,所述第一装夹安装有第一车刀,所述第二装夹安装有第二车刀。
作为优选,第一车刀可用尺寸大于第二车刀可用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车刀和第二车刀平行。
本实用新型将内孔车刀的圆柄(除装夹部位)改为椭圆形,既达到刀具车内孔所需要的强度又留出了车反端面的尺寸,完成车内孔、反端面、内孔凹槽多处加工在一把刀具上实现的目的。简化了原先加工工件的内孔及反端面需要两次装夹,分别由不同的机床完成的问题,简化操作流程,在同一机床、同一装夹、同一刀具的基础上,完成对工件不同部位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选择合适的内孔第一车刀和第二车刀,用第一车刀可用于加工工件的车内孔、反端面,第二车刀可用于加工工件的内孔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将内孔车刀的圆柄(除装夹部位)改为椭圆形,既达到刀具车内孔所需要的强度又留出了车反端面的尺寸,完成车内孔、反端面、内孔凹槽多处加工在一把刀具上实现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位普通内孔车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位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位为本实用新型工件加工结构示意图。
图中:刀柄部1、第一装夹2、第二装夹3、第一装夹的夹刀口4、第二装夹的夹刀口5、第一车刀6、第二车刀7、内孔凹槽8、车内孔9、反端面10、第一车刀可用尺L1、第二车刀可用尺寸L2,工件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点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点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89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复合加工套车刀具
- 下一篇:一种机夹切断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