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颅内血肿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8555.7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5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0;A61M3/02;A61B5/03 |
代理公司: | 常州信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2 | 代理人: | 袁程斌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血肿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颅内血肿引流装置,包括:颅内管件;所述颅内管件的前端呈弧状;所述颅内管件包括:第一、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引流管的前端通过一中空筋相连通;以及第一、第二引流管的前端相对于连通所述中空筋的下方沿管周均设有若干引流侧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颅内血肿引流装置,通过双腔设置,不仅能够同时使用两个引流管进行引流,还能够将其中一个引流管作为引流用,将另一个引流管作为冲洗用,从而可以防止作为引流用的引流管发生堵塞,而影响引流效果,而且作为冲洗用的引流管对作为引流用的引流管上的各引流侧孔进行冲洗时,冲洗液不占用引流用的引流管,确保引流的持续进行,从而确保引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颅内血肿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的颅脑血肿引流管,适用于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清除术,由于伸入颅脑的引流管体积本身就较小,引流孔的直径较小,导致颅内血肿易将引流孔堵塞,引流不畅通,影响引流效果,市场上也有引流管设置了冲洗结构,以在引流孔堵塞的时候,通过反向冲洗引流孔而解决引流孔堵塞的问题,但冲洗液和引流大多共用一个通道,这样在冲洗的时候不能引流,从而影响引流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特设计了一种新型颅内血肿引流装置,将颅内管件设置成双腔,将引流和冲洗分开,不仅能够解决引流孔堵塞的问题,而且能够提高引流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颅内血肿引流装置,将颅内管件设置成双腔,将引流和冲洗分开,以提高引流速度。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颅内血肿引流装置,包括:颅内管件;所述颅内管件的前端呈弧状;所述颅内管件包括:第一、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引流管的前端通过一中空筋相连通;以及第一、第二引流管的前端相对于连通所述中空筋的下方沿管周均设有若干引流侧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引流管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引流颅内段、引流三通接头和引流颅外段;所述引流颅内段与所述引流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头相连通;所述引流颅外段与所述引流三通接头的第二接头相连通;各所述引流侧孔设置在所述引流颅内段上;以及所述引流颅外段上设有球囊。
进一步,所述引流侧孔呈三角形。
进一步,每个引流管上若干引流侧孔的分布长度均为1.8-2.2cm。
进一步,所述颅内管件的前端设有压力检测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颅内血肿引流装置,通过双腔设置,不仅能够同时使用两个引流管进行引流,还能够将其中一个引流管作为引流用,将另一个引流管作为冲洗用,从而可以防止作为引流用的引流管发生堵塞,而影响引流效果,而且作为冲洗用的引流管对作为引流用的引流管上的各引流侧孔进行冲洗时,冲洗液不占用引流用的引流管,确保引流的持续进行,从而确保引流效果;另外,本新型颅内血肿引流装置通过在引流管上设置若干三角形的引流侧孔,降低血块堵塞引流侧孔的概率,确保引流效果;同时还通过压力检测传感器对颅内压力进行实时监控,便于监控端的医护人员实时知晓患者颅内压力,在颅内压力超出正常范围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颅内血肿引流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8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盲人用手杖
- 下一篇:一种集存储功能与一体的简易艾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