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缓冲型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8433.8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8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缓冲 光纤 分布式 振动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传感器技术领域,针对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适用性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缓冲型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包括振动传感器本体和固定套接在其表面的倒U形板,倒U形板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位于振动传感器本体下方,振动传感器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座,底板的顶部设有两个侧压槽,侧压槽内设有横杆,横杆表面套设压块,压块顶部设有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通过连杆活动连接,横杆在压块受到连杆的压力时的运动方向上还套设有侧缓冲弹簧,侧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和压块侧面、侧压槽侧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杆和侧缓冲弹簧配合减震缓冲,使其可在如高震动等比较恶劣的环境中进行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缓冲型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中,现代测试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已成必然发展趋势,而测试系统的最前端是传感器,它是整个测试系统的灵魂,被世界各国列为尖端技术,特别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IC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与可靠的科学技术基础,使传感器的发展日新月益,且数字化、多功能与智能化是现代传感器发展的重要特征。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新型的高灵敏度光纤震弦式微震传感器”,其公告号CN203349921U,包括一个支架和一条光纤光栅,所述的支架为一个空心架,所述的光纤光栅穿过空心架的空心位置,且光纤光栅固定在空心架上下两端刻有凹槽的梯形结构上,在所述的光纤光栅上设有质量块,且所述的光纤光栅穿过质量块的质心,且质量块要固定在空心架的中间位置,光纤光栅的栅区设于质量块和梯形结构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光纤光栅与信号处理器相连。该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小巧、免电磁干扰、灵敏度高、频带宽和成本低等优点。在传感器结构上,又采用独特预张紧设计,能够快捷方便的对FBG 振动传感器进行调零和校正。但是该传感器适用性不高,一旦放入高震动等比较恶劣环境中,容易致使仪器的损坏,加大了企业的维护检修成本,难以满足使用需求,据此需要一种理想的技术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适用性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减震缓冲型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在高震动等比较恶劣环境中也能稳定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缓冲型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包括振动传感器本体,振动传感器本体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倒U形板,倒U形板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位于振动传感器本体下方,振动传感器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座,底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共线间隔的侧压槽,侧压槽内设有横杆,横杆的表面套设有压块,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通过连杆活动连接,横杆在压块受到连杆的压力时的运动方向上还套设有侧缓冲弹簧,侧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和压块侧面、侧压槽侧壁固定连接。
振动传感器本体的表面套接倒U形板,U形板底部又设有底板,将振动传感器本体包裹在其中,对振动传感器起保护作用。振动传感器本体和底板之间通过连杆连接,连杆上端固定,下端可移动,可以将纵向的震动转化为连杆下端的水平位移,然后通过设置在连杆下端的运动路径上的侧缓冲弹簧起减震缓冲作用,使振动传感器适用有震动的环境。
作为优选,以振动传感器本体的铅垂线为对称轴,两个第一连接座对称设置、两个侧压槽对称设置,第一连接座位于两个侧压槽之间,侧缓冲弹簧位于侧压槽内远离第一连接座的位置。铅垂线是物体重心与地球重心的连线,连杆的上端和下端均关于振动传感器本体的铅垂线对称,可以起到更稳定的支撑作用。第一连接座位于两个侧压槽之间,则两个连杆组合成八字形,上窄下宽稳定性更好,受震动时连杆下端会产生向外侧移动的趋势,所以侧缓冲弹簧相对于压块设置在远离第一连接座的位置,能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而连杆倾斜设置方便缓和多个角度的震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8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