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齿可开合研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8398.X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1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严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佳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B02C23/16;B02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齿可开合 研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齿可开合研磨器,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上料筒、上齿筒、下齿筒、筛筒、可拆卸筛网和底盖;所述上料筒与上齿筒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上齿筒与下齿筒转动连接,所述上齿筒内设置有上研磨齿,所述下齿筒内设置有与上研磨齿相适配的下研磨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开合层,使得扇形孔和落料孔组保持不同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落料孔组的开合及不同开度,直到待研磨材料将一直停留在上齿筒和下齿筒,实现对待研磨材料研磨粗细的控制;其次,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卸筛网,通过更换筛网本体来改变晒网密度,从而控制筛筒落下的材料粗细,使得底盖接到的材料颗粒大小满足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齿可开合研磨器。
背景技术
手动研磨器是采用人力对材料进行研磨的工具,通常采用上料层、(去掉)上齿层、下齿层、筛网和底盖结构,其中上料层用于进料、(去掉)上齿层和下齿层相对运动进行研磨,筛网和底盖进行研磨后材料的粗选和材料的收集,现有的手动研磨器中,被上齿层和下齿层研磨后的材料无论大小均通过下齿层底部的孔洞直接落入筛筒。因此,现有的手动研磨器无法实现材料研磨粗细的控制,导致使用手动研磨器研磨后的材料需要重新从底盖导入上齿层和下齿层重新研磨,既费时又费力,同时反复移送的材料也容易出现浪费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1.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下齿可开合研磨器,在下齿筒底部增加一层可旋转开闭装置,通过控制下齿筒孔洞的开合来控制材料在上齿筒和下齿筒之间的研磨时间。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齿可开合研磨器,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上料筒、上齿筒、下齿筒、筛筒、可拆卸筛网和底盖;所述上料筒与上齿筒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上齿筒与下齿筒转动连接,所述上齿筒内设置有上研磨齿,所述下齿筒内设置有与上研磨齿相适配的下研磨齿;所述下齿筒与筛筒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且下齿筒和筛筒之间安装有开合层;所述筛筒与可拆卸筛网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可拆卸筛网与底盖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开合层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扇形孔,且所述下齿筒底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与所述扇形孔相适配的落料孔组。
上述的下齿可开合研磨器,其中,所述上料筒、上齿筒和筛筒为贯通的筒状结构。
上述的下齿可开合研磨器,其中,所述上料筒和筛筒为透明筒状结构。
上述的下齿可开合研磨器,其中,所述扇形孔数量为4个,且所述落料孔组数量与所述扇形孔数量相同。
上述的下齿可开合研磨器,其中,每个所述落料孔组由三个圆形通孔组成。
上述的下齿可开合研磨器,其中,所述可拆卸筛网包括筛网本体和卡托;所述筛网本体卡装在所述卡托内,所述卡托通过螺纹与所述筛筒和底盖固定连接。
上述的下齿可开合研磨器,其中,所述上齿筒外周沿轴向均匀开设有四个贯通键槽。
3.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开合层,使得扇形孔和落料孔组保持不同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落料孔组的开合及不同开度,直到待研磨材料将一直停留在上齿筒和下齿筒,实现对待研磨材料研磨粗细的控制;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卸筛网,通过更换筛网本体来改变晒网密度,从而控制筛筒落下的材料粗细,使得底盖接到的材料颗粒大小满足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下齿可开合研磨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下齿可开合研磨器上齿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佳,未经严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83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利堤坝施工建筑材料加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塑膜冲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