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多芯线端子压着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4908.6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6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寿生;黄续云;黄续良;黄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跃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5 | 分类号: | H01R43/05;H01R43/052;H01R43/055 |
代理公司: | 44101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压着部 转向部 输出端连接 剥皮部 退料部 移动夹 展平 本实用新型 端子压着机 工作效率 端芯线 多芯线 过线槽 人工的 输出端 输入端 旋转夹 模组 送线 线模 芯线 自动化 生产能力 转换 交换 | ||
一种全自动多芯线端子压着机,包括前端压着部、线缆转向部、后端压着部,前端压着部的线缆输出端连接线缆转向部的线缆输入端,线缆转向部的线缆输出端连接后端压着部的线缆输出端;前端压着部,将线缆切断为所需长度并将线缆的一端完成压端,包括送线切断部、前端剥皮部、前端移动夹、前端芯线展平部、前端压端夹、前端压端部、前端退料部;线缆转向部,包括滚线模组、过线槽、旋转夹模组、交换夹组,将一端已完成压端的线缆转换方向供下一工序;后端压着部,包括后端剥皮部、后端移动夹、后端芯线展平部、后端压端夹、后端压端部、后端退料部。本实用新型大大地提高的自动化的生产能力,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多芯线端子压着机。
背景技术
多芯线广泛应用在电子设备中。为了方便装配和连接的可靠性,多芯线两端的每条芯线端分别压着有端子。现有的人工手动展开然后再进行相应的端子压着操作;在单端的端子压着完成,又在进行另一端的芯线手动展开、端子压着操作,这样的操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全自动完成线缆两端端子压着的全自动多芯线端子压着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这样实现,设计一种全自动多芯线端子压着机,包括前端压着部、线缆转向部、后端压着部,前端压着部的线缆输出端连接线缆转向部的线缆输入端,线缆转向部的线缆输出端连接后端压着部的线缆输出端;
前端压着部,将线缆切断为所需长度并将线缆的一端完成压端;前端压着部包括送线切断部、前端剥皮部、前端移动夹、前端芯线展平部、前端压端夹、前端压端部、前端退料部,送线切断部、前端剥皮部、前端芯线展平部依次排列,前端移动夹设置在送线切断部、前端剥皮部、前端芯线展平部的一端,将三工序部其中一部完成的线缆夹送至下一工序部,前端移动夹将一端已展平芯线的线缆移送由前端压端夹夹送至前端压端部,前端压端部将展平芯线的线缆端压端,前端退料部将一端压端完成的线缆移动至下一工序;
线缆转向部,包括滚线模组、过线槽、旋转夹模组、交换夹组,将一端已完成压端的线缆转换方向供下一工序;
后端压着部,包括后端剥皮部、后端移动夹、后端芯线展平部、后端压端夹、后端压端部、后端退料部,后端剥皮部、后端芯线展平部依次排列,后端移动夹设置在线缆转向部、后端剥皮部、后端芯线展平部的一端,将三工序部其中一部完成的线缆夹送至下一工序部,后端剥皮部将线缆另一端的外皮去除,后端芯线展平部将后端移动夹移送的另一端剥除外皮线缆的芯线展平,后端压端夹将后端移动夹移送展平芯线的线缆夹送后端压端部,后端压端部将展平芯线的线缆端压端,后端退料部将两端压端完成的线缆移动至退料工槽。
进一步地,送线切断部包括引导架、输送轮组、切断装置,引导架设置在多芯线的引入段,引导架上设有引导管,引导管的输出端正对输送轮组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跃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跃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4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