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油精炼用脱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3713.X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4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红阳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06 | 分类号: | C11B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油 精炼 脱酸 装置 | ||
一种植物油精炼用脱酸装置,包括脱酸塔,在脱酸塔的顶部设有进油口,在进油口处连接有进油管,在脱酸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转轴,转轴设置在脱酸塔内,在转轴上依次转动连接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在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桨,转轴的顶部延伸至脱酸塔外,转轴与脱酸塔转动连接,在脱酸塔外设有电机,在电机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在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从动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套设有皮带;转轴的内部中空,在转轴的侧面设有交错的出液孔,在转轴的顶部设有轴承,转轴与轴承的内圈配合,在轴承外套设有碱液管,碱液管与轴承的外圈配合。本实用新型增加毛油与碱液的接触,提高毛油中游离脂肪酸与碱液的中和效率,缩短整体脱酸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油精炼用脱酸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油精炼用脱酸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油精炼过程一般需要对毛油进行脱胶、脱酸、脱色和脱臭等工艺。脱酸是油脂精炼的主要工序,脱除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可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油厂中通常用碱炼法即用酸碱中和的方法,除去油脂中的这类杂质,从而为油脂脱色、脱臭、氢化及油脂制品深加工打下良好基础。目前一般是在脱酸塔中加入毛油和一定量的碱液,然后再搅拌,进行酸碱中和,由于毛油粘稠度较大,采用一般的搅拌装置,使毛油与碱液的混合时间较长,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油精炼用脱酸装置,增加毛油与碱液的接触,提高毛油中游离脂肪酸与碱液的中和效率,缩短整体脱酸时间。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植物油精炼用脱酸装置,包括脱酸塔,在脱酸塔的顶部设有进油口,在进油口处连接有进油管,进油管的底部延伸至脱酸塔内,在脱酸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转轴,转轴设置在脱酸塔内,在转轴上依次转动连接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间隔设置,在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桨,转轴的顶部延伸至脱酸塔外,转轴与脱酸塔转动连接,在脱酸塔外设有电机,在电机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在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从动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套设有皮带;转轴的内部中空,在转轴的侧面设有交错的出液孔,在转轴的顶部设有轴承,转轴与轴承的内圈配合,在轴承外套设有碱液管,碱液管与轴承的外圈配合,在轴承底部设有环形的挡板;进油管的底部设置在第一筛网的上方;在进油管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喷头。
转轴设置在脱酸塔的中部,在脱酸塔内设有关于转轴对称的进油管。
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的中部呈网状结构。
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呈开口向上的弧形网。
本实用新型中毛油从进油管进入喷头,然后呈喷淋状态进入脱酸塔内,碱液从碱液管进入,依次通过轴承内圈和转轴,然后从转轴上的出液孔喷出,毛油和碱液在落至脱酸塔底部的时候进行预接触并进行初步的中和反应,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使毛油和碱液进行停留,进行二次接触并进行二次中和反应,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转轴转动,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随转轴转动,使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上的毛油和碱液及时更新,搅拌桨对毛油和碱液的混合液进行最终的搅拌混合,毛油和碱液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充分接触,并进行中和反应,提高毛油中游离脂肪酸与碱液的中和效率,缩短整体脱酸时间;转轴设置在脱酸塔的中部,在脱酸塔内设有关于转轴对称的进油管,提高毛油和碱液分布的均匀性,保证毛油和碱液最大限度的接触;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呈开口向上的弧形网,增大毛油和碱液的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红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红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37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柜板组件及组合柜
- 下一篇:一种呼气末二氧化碳传感器的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