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X波段高性能耐大功率输入的单刀双掷开关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3024.9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3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奉云;罗力伟;王祁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益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687 | 分类号: | H03K17/68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房立普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段 性能 大功率 输入 单刀 开关 芯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X波段高性能耐大功率输入的单刀双掷开关芯片,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第二电路的输入端均和射频输入端RFIN相连,第一电路、第二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射频输出端RFOUT1和RFOUT2;所述第二电路与第一电路的电路拓扑结构相同、元器件参数相同。本实用新型频率范围覆盖8‑12GHz,用于信号传输通路选择,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仪器仪表等领域,该芯片为裸片封装,输入/输出端口匹配阻抗为50Ω;输入输出用两根键合线(直径25um金丝);芯片有通孔连接正反两面,芯片背面既是直流地也是交流地,保证芯片背面与系统地之间保持良好的射频接地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X波段高性能耐大功率输入的单刀双掷开关芯片。
背景技术
自麦克斯韦提出电磁理论以来,人们就不断拓展电磁频谱的应用。二战期间,厘米波技术,也就是我们统称的微波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制导、雷达、导航、电子战、通信以及众多的民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微波频谱的日益拥挤,加之精确武器的发展需求,促使人们开拓新的频谱资源,毫米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频率划分,毫米波一般指的是波长介于1mm~10mm的电磁波,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射频开关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雷达/基站信号收发系统、测试仪表仪器。在此前提下,人们对于射频开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超宽带、低插损声、高隔离度、多通道和小型化等。
单刀双掷开关(SP2T,SinglePoleDoubleThrow)是用作射频信号通路选择的器件,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接收、发射开关、频段选择或天线分集开关;因此,耐大功率、高性能的射频开关,对于提高系统性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X波段高性能耐大功率输入的单刀双掷开关芯片,目的在满足在耐大功率应用场景下能保持高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X波段高性能耐大功率输入的单刀双掷开关芯片,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第二电路的输入端均和射频输入端RFIN相连,第一电路、第二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射频输出端RFOUT1和RFOUT2;
所述第一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微带线TL1、场效应管M1、场效应管M2、微带线TL2、微带线TL3,所述微带线TL2和微带线TL3之间设有场效应管M3,微带线TL3右端设有场效应管M5,所述场效应管M3、场效应管M5的源极分别设有场效应管M4、场效应管M6;
所述场效应管M1、场效应管M2、场效应管M3、场效应管M4、场效应管M5、场效应管M6的栅极均设有电阻R;
所述第二电路与第一电路的电路拓扑结构相同、元器件参数相同。
优选的,所述场效应管M1、场效应管M2的栅极均通过电阻R接VC1端;场效应管M3、场效应管M4、场效应管M5、场效应管M6的栅极均通过电阻R接VC2 端;所述场效应管M4和场效应管M6的源极均接地。
优选的,所述电阻R的值为4KΩ。
优选的,所述场效应管M1、场效应管M2、场效应管M3、场效应管M4、场效应管M5、场效应管M6均采用-15V/0V电平逻辑控制。
优选的,所述射频输入端RFIN、射频输出端RFOUT1、射频输出端RFOUT2、均匹配50欧姆阻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频率范围覆盖8-12GHz,用于信号传输通路选择,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仪器仪表等领域,该芯片为裸片封装,输入/输出端口匹配阻抗为50 Ω;输入输出用两根键合线(直径25um金丝);芯片有通孔连接正反两面,芯片背面既是直流地也是交流地,保证芯片背面与系统地之间保持良好的射频接地连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益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益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3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