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插头防掉落的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2884.0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3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德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5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插头 掉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充电插头防掉落的充电桩,包括有桩体,桩体侧面上设有插头体,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结构上设有卡板和I卡板,卡板和I卡板相贴合并形成插口,并且卡板和I卡板利用弹簧和连接板固定在安装槽内,在把插头体插入插口内时,卡板和I卡板在弹簧和连接板的作用下,卡板和I卡板会卡在插头体的两侧,对插头体进行固定,防止插头体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导电线受到外力拉扯插头体,出现插头体掉落的情况,亦可防止插头体掉落受到损坏,且在使用插头体时,卡板和I卡板利用弹簧和连接板,在移动板的作用下,卡板或I卡板会与插头体分离,即可使用插头体,使用也较为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充电插头防掉落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渐普及,相应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的充电桩的使用数量也日渐增多,充电桩通过充电插头给予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在充电完成后插头与插座之间并无任何的固定紧固装置,多直接把插头放置在插座内,且因充电桩大多处于室外,插头上的导线较长,导线会因各种外力被拉扯,从而使插头受到拉力,较容易掉出插座,造成插头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插头防掉落的充电桩,以克服现有技术插头上的导线较长,导线会因各种外力被拉扯,从而使插头受到拉力,较容易掉出插座,造成插头的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插头防掉落的充电桩,包括有桩体7,所述桩体7侧面上设有插头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体1上设有安装槽16,所述安装槽16外侧安装有固定框19,且所述安装槽16内固定安装有卡板17和第一卡板18,所述卡板17与第一卡板18相对立,并且卡板17一侧与第一卡板18一侧相贴合,所述卡板17另一侧与第一卡板18 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上固定安装有移动板3,所述移动板3与插头体1两侧上设有的移动槽2相贴合;且所述连接板11 的一端嵌套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靠近连接板11的另一端抵在安装板13 上,所述安装板13固定安装在设在插头体1上的固定槽14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桩体7正侧方上安装有操作屏8,所述桩体7 侧面下端固定安装有散热框6。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插头体1上安装有充电插头1,所述充电插头 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电线5,所述导电线5的另一端与桩体7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板17与第一卡板18内侧呈倒角状并且卡板 17与第一卡板18之间形成有一个插口110,且插口110的直径小于充电插头1的直径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结构上设有卡板17和第一卡板18,卡板17和第一卡板18 相贴合并形成插口110,并且卡板17和第一卡板18利用弹簧12和连接板 11固定在安装槽16内,在把插头体1插入插口110内时,卡板17和第一卡板18在弹簧12和连接板11的作用下,卡板17和第一卡板18会卡在插头体1的两侧,对插头体1进行固定,防止插头体1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导电线5受到外力拉扯插头体1,出现插头体1掉落的情况,亦可防止插头体 1掉落受到损坏,且在使用插头体1时,卡板17和第一卡板18利用弹簧12 和连接板11,在移动板3的作用下,卡板17或第一卡板18会与插头体1 分离,即可使用插头体1,使用也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头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德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德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2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阻燃性能的墙布
- 下一篇:一种椭形石料风化层流水线温差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