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护理用下肢抬高垫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2360.1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5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坚;郑惠;杨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闽东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叶立涛 |
地址: | 355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护理 下肢 抬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护理用下肢抬高垫,包括抬高垫本体;所述抬高垫本体沿长度方向一侧为膝垫、腿垫和脚垫,且三者为一体结构;所述膝垫是纵截面顶边为曲线的坡面体,且顶面远离所述腿垫一端边线与抬高垫本体底面边线重合;所述腿垫为纵截面顶边为直线的坡面体,且顶面远离膝垫一端高度大于靠近膝垫一端高度;所述脚垫顶面向下开设有足跟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下肢抬高垫,可与膝关节后侧、小腿肌腹部分、足跟部解剖结构相匹配,提高使用的舒适感和减少并发症,同时仍可明显促进患肢肿胀的消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用下肢抬高垫。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下肢损伤(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后,容易出现下肢血液回流欠佳,引起患者肿胀明显,创伤较重时可出现张力性水疱,由此可影响患肢疼痛、严重时造成骨筋膜室综合征、下肢缺血性坏死,同时在骨折围手术期容易出现感染,影响患肢恢复效果。
目前,临床上除了利用甘露醇等药物消肿外,物理抬高也可明显促进肢端血液回流、患肢肿胀消退。现在的下肢抬高垫,主要为两种,一种为 S型下肢抬高垫,它的优点是近端符合膝关节腘窝的解剖解构,减少抬高是膝关节的悬空不适感,但主体部分虽有小S部分,但没有U形结构,与小腿肌腹部分不匹配,容易引起小腿酸胀等不适,同时容易造成下肢左右摆动引起疼痛。另外一种为U形下肢抬高垫,它的优缺点和S型下肢抬高垫相反,主体的U形凹槽与小腿肌腹匹配良好,但近端采用长斜形结构,容易造成膝关节悬空不适。同时这两种下肢抬高垫都存在尾端无足跟部支撑,如果足跟部放置在尾部垫上,容易造成足跟部皮肤的压力性损伤,如果足跟部突出尾部垫,又可造成明显悬空不适感,同时两种下肢抬高垫在近端外侧垫位置都没有优化设计,减少腓骨小头压迫和腓总神经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1.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护理用下肢抬高垫,克服现有不同类型下肢抬高垫的不足,减少足跟部皮肤压力性损伤和腓总神经麻痹或损伤,同时可达到较好的促进下肢肿胀消退的作用。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护理用下肢抬高垫,包括抬高垫本体;所述抬高垫本体沿长度方向一侧为膝垫、腿垫和脚垫,且三者为一体结构;所述膝垫是纵截面顶边为曲线的坡面体,且顶面远离所述腿垫一端边线与抬高垫本体底面边线重合;所述腿垫为纵截面顶边为直线的坡面体,且顶面远离膝垫一端高度大于靠近膝垫一端高度;所述脚垫顶面向下开设有足跟槽。
上述的医疗护理用下肢抬高垫,其中,所述腿垫顶面沿长度方向轴线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表面与小腿肌腹表面相匹配。
上述的医疗护理用下肢抬高垫,其中,所述凹槽内表面为弧形,且最大深度为6cm。
上述的医疗护理用下肢抬高垫,其中,所述腿垫两侧向上延伸形成限位凸缘,使得所述腿垫横截面顶边为U形。
上述的医疗护理用下肢抬高垫,其中,所述膝垫靠近所述腿垫一侧的侧面向上延伸形成支撑凸缘,使得所述膝垫靠近腿垫一侧的横截面顶边为 L形。
上述的医疗护理用下肢抬高垫,其中,所述腿垫长度大于所述膝垫长度。
上述的医疗护理用下肢抬高垫,其中,所述膝垫长度大于所述脚垫长度。
上述的医疗护理用下肢抬高垫,其中,所述腿垫顶面高度大于所述膝垫顶面高度,且高度差不小于2cm。
3.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下肢抬高垫,可与膝关节后侧、小腿肌腹部分、足跟部解剖结构相匹配,提高使用的舒适感和减少并发症,同时仍可明显促进患肢肿胀的消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闽东医院,未经宁德市闽东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23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产科医疗用可调节助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药浓缩丸用热风循环烘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