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视化监测的电力线路调度自动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72148.5 | 申请日: | 201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0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陶军;安运志;徐步诚;陆建刚;杨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楚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50/10 |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瑛;祝蓉蓉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光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化监测 调度监控中心 本实用新型 电源模块 控制模块 调度自动化系统 数据采集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 供电可靠性 信息化水平 报警模块 电磁感应 电力线路 定位功能 定位模块 供电部门 故障查找 排除故障 摄像模块 设备供电 远程通信 电连接 取电 巡线 自动化 报警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可视化监测的电力线路调度自动化系统,包括可视化监测设备和调度监控中心;所述可视化监测设备与调度监控中心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远程通信;所述可视化监测设备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电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定位模块、摄像模块、报警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过电磁感应取电的方式为可视化监测设备供电;本实用新型具有故障(参数异常)报警/定位功能,提高了故障查找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大大缩减了排除故障的时间,降低了巡线工人劳动强度和供电部门维护费用,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线路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可视化监测的电力线路调度自动化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支柱,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大幅增长,国家加大了电网建设的建设投资力度,同时,对电网的监控及测量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不单是电力行业自身管理水平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生活的需要。
高压配电线路的传输距离远,全为架空线路,环境和气候条件恶劣,外破、设备故障和雷电等自然灾害常常造成故障率较高。配电线路发生的故障主要有相间故障和接地故障,其中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概率最大。每次故障,往往造成供电停止,对电力系统供电部门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准确地故障定位以排除故障,减小损失。
大多数输配电设备地处偏远,工作环境恶劣,经常会遭受各种人为破坏(如盗窃电力设施等)或自然灾害的袭击(如暴风雨、覆冰、污闪等),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输配电设备倒杆断线的严重事故,给国家和电力企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为此,电网(发电侧)为确保输配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支撑和保障。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天都要定期不定期的现场巡视维护。对于地处人迹罕至的高山峻岭、草原湖泊的电网设备,还要进行特殊的飞行航巡。
输电线路可视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线路智能运维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但目前用传统的太阳能+蓄电池方式供电的视频技术,取能效率受天气影响很大,这极大地影响了视频监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公开号为CN20342243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架空线路实时监测及故障定位系统,包括在线监测终端、数据采集器、无线通信网络和监测定位系统,所述在线监测终端与数据采集器相连,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监测定位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与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有效地帮助了电力运行人员实时了解线路上各监测点的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在线路出现短路、接地、断线等故障以后给出声光和短信报警,告知调度人员进行远程操作以隔离故障和转移供电,通知电力运行人员快速做出故障处理决定,提高了故障查找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大大缩短了排除故障的时间,降低了巡线工人劳动强度和供电部门维护费用,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可视化监测的电力线路调度自动化系统,用架空导线电磁取能技术为可视化监测设备供电,很好地弥补了太阳能电源的不可靠性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楚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新楚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21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