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2030.2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5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范强;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57 | 分类号: | F24F1/0057;F24F13/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侯艳艳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壁挂式 空调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热交换风进风风道、换热器、热交换风出风风道、风机和非热交换风引流风道,热交换风进风风道与进风口连通,热交换风出风风道与热交换风进风风道连通,风机设在热交换风出风风道内,非热交换风引流风道与进风口连通,使经进风口进入非热交换风引流风道的室内气流直接与热交换风出风风道处的热交换风混合;非热交换风引流风道内配置有开闭机构。本实用新型出风更加柔和,凉而不冷,舒适度提高;且对室内机本身改动较小;开闭机构可以对混合风功能的控制,导通非热交换风引流风道时,空调具备混合匀风送风功能,切断时,空调恢复常规强冷状态,以满足不同人群对降温吹风效果的不同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的普及和健康理念的推广,用户对空调送风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空调器送风强劲,冷风直吹,造成用户体验差、空调病问题频发。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引流技术,即将部分室内气流引流至室内机内部,这部分气流不经过室内机换热器,称为非热交换风,与经过室内机换热器换热后的热交换风混合,形成混合风,从室内机出风口吹出,使出风凉而不冷。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常需要较大程度地改变室内机产品的形态,有的增加了辅助装置进行专门送风来实现混流,带来了成本的大幅提高;同时,混风功能不能控制,不能实现空调的常规强冷状态,进而不能满足不同人群对降温吹风效果的不同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存在的引流技术对产品形态改变较大,且混风功能不能控制,不能满足不同人群对降温吹风效果的不同要求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其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热交换风进风风道,形成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热交换风进风风道内,用于与从所述进风口流入所述热交换风进风风道内的室内气流进行热交换,形成热交换风;
热交换风出风风道,形成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热交换风进风风道连通,用于将所述热交换风引流至所述出风口;
风机,设置在所述热交换风出风风道内,用于驱使进入所述壳体内的室内气流朝向所述出风口流动;
还包括:
非热交换风引流风道,与所述进风口连通,并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方,所述非热交换风引流风道同时与所述热交换风出风风道连通,使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非热交换风引流风道的室内气流直接与所述热交换风出风风道处的所述热交换风混合;且所述非热交换风引流风道内配置有用于通断所述非热交换风引流风道的开闭机构。
所述换热器为两段式换热器,且两段换热器前后设置,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侧板上,所述非热交换风引流风道位于所述热交换风出风风道的前侧。
所述换热器的前段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有接水挡板,所述接水挡板与所述壳体的前侧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非热交换风引流风道。
所述开闭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曲柄、连杆、第二曲柄和通过翻转以通断所述非热交换风引流风道的导风板,所述驱动电机固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曲柄传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还通过所述第二曲柄传动连接所述导风板的一端,所述导风板的另一端可翻转地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导风板和所述第二曲柄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数量相同,上下依次设置,各所述导风板的一端均通过所述第二曲柄传动连接于所述连杆,各所述导风板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2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学实训用的两层装配式钢结构框架
- 下一篇:物联网带电检修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