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拱形锁温重力被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1935.8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0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丝里伯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02 | 分类号: | A47G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形 重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公开了拱形锁温重力被,其包括被体(1),被体(1)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增重软管(2),还包括与被体(1)连接的左拱形杆(4)和右拱形杆(5),还包括弹簧(6),左拱形杆(4)的上端和右拱形杆(5)的上端通过弹簧(6)连接,增重软管(2)外安装有放置座(7),左拱形杆(4)的下端和右拱形杆(5)的下端分别固定并缠绕在被体(1)左右两侧的放置座(7)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左拱形杆和右拱形杆的配合使得被子呈现小窝状,达到蓄温、防风、保暖作用,通过缠绕管的收缩还可对被体的拱起弧度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身型的人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了拱形锁温重力被。
背景技术
对于很多人来说,睡觉过程中似乎都有翻身,踢被子等活动的习惯,在气温比较低的冬季,晚上踢被子很容易导致进风,会引发感冒的症状。现在大多是用睡袋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睡袋都是四周合缝,比较束缚,不能自由翻转,也不方便夜晚起夜。
市面上重力被是提升被子重压感,提升睡眠安全感,但使用时会有压迫感。
目前,专利名称为拱形被支架,专利号为201220692564.2的实用新型专利,解决了被子容易被踢掉的问题,但还存在无法调节拱起弧度、不方便收纳等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调节拱起弧度、不方便收纳等缺点,提供了拱形锁温重力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拱形锁温重力被,包括被体,被体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增重软管,增重软管内放置有增重珠,还包括与被体连接的左拱形杆和右拱形杆,左拱形杆和右拱形杆均为半拱形结构且对称设置,左拱形杆和右拱形杆配合形成横跨被体的弧形杆件并使被体向上呈弧形拱起,还包括弹簧,左拱形杆的上端和右拱形杆的上端通过弹簧连接,增重软管外安装有放置座,左拱形杆的下端和右拱形杆的下端均具有挠性,左拱形杆的下端和右拱形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并缠绕在被体左右两侧的放置座上。
作为优选,左拱形杆的下端和右拱形杆的下端均设有具有挠性的缠绕管,缠绕管的一端与左拱形杆或右拱形杆连接,缠绕管的另一端与放置座固接并缠绕在放置座的外表面上。
作为优选,放置座上设有与缠绕管配合的环形槽。
作为优选,放置座有多个,放置座均匀分布在左拱形杆和右拱形杆上,放置座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放置平面。
作为优选,放置平面有三个以上,放置平面上均设有防滑槽。
作为优选,增重软管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放置座的内壁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作为优选,增重软管、左拱形杆和右拱形杆均位于被体外并通过线绳与被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左拱形杆和右拱形杆的配合使得被子呈现小窝状,达到蓄温、防风、保暖作用,通过缠绕管的收缩还可对被体的拱起弧度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身型的人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放置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被体、2—增重软管、3—增重珠、4—左拱形杆、5—右拱形杆、6—弹簧、7—放置座、8—缠绕管、71—环形槽、72—放置平面、721—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丝里伯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丝里伯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19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社区专用建筑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螺旋桨安装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