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科用护理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1614.8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2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丛维红;符赞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丛维红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护理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用护理用支架,包括护圈机构,升降行走装置,休息吊座和调节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护圈机构,使用时,患者进入受力环后,将防护环与受力环锁止,能够对患者起到全方位的防护,防止患者出现倾倒,患者将双肘放置在肘部垫套上,极大的缓解了患者腿部受力程度,通过助力手柄方便了患者握取和推动前行,肘部垫套为患者的双肘起到了保护;通过设置升降行走装置,在调节高度时,松开第一翼型螺栓,调整内撑杆和外套筒的相对高度,能够根据不同身高进行调整,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适用范围广;通过设置休息吊座,挂接方便,不耽误患者的行走锻炼,还能够使患者随时休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科用护理用支架。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塞、脑出血、脑部炎症性疾病、代谢病、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内科中多数患者身体处于偏瘫状态,四肢活动极为不便,在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一些物理训练来活动四肢。
但是现有的护理用支架还存在着只能起到辅助行走的作用,当患者需要休息的时候不能坐下来休息,无法对患者进行全方位防护,容易发生倾倒的情况,以及不能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支架的高度的问题。
为此,提出一种内科用护理用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用护理用支架,在患者需要休息的时候可随时坐下,能够对患者进行全方位防护,防止患者发生倾倒的危险出现,能够根据患者不同身高进行调整支架的高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科用护理用支架,包括护圈机构,升降行走装置,休息吊座和调节导向机构,所述护圈机构设置为圆环状;所述升降行走装置采用2个,分别卡接在护圈机构两侧的下端,并通过铆接进行固定;所述休息吊座扣接在护圈机构的两侧;所述调节导向机构焊接在护圈机构一侧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护圈机构包括助力手柄,肘部垫套,受力环,防护环和吊耳,所述助力手柄采用2个,焊接在受力环的上端;所述肘部垫套采用厚度为5-8cm的橡胶套,套接在助力手柄的一侧;所述受力环和防护环均设置为半圆环状;所述防护环一端通过铰链与受力环连接,另一端通过锁扣固定;所述吊耳采用4个,焊接在受力环两侧的下端,使用时,患者进入受力环后,将防护环与受力环锁止,能够对患者起到全方位的防护,防止患者出现倾倒,患者将双肘放置在肘部垫套上,极大的缓解了患者腿部受力程度,通过助力手柄方便了患者握取和推动前行,肘部垫套为患者的双肘起到了保护。
优选的,所述升降行走装置包括卡块,内撑杆,外套筒,第一翼型螺栓,安装座和行走轮,所述卡块铆接在受力环的下方;所述内撑杆焊接在卡块的底部,并套接在外套筒内;所述外套筒底部焊接在安装座的上端;所述第一翼型螺栓与外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座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行走轮采用2个,设置在安装座的两端,并与安装座配合连接,在调节高度时,松开第一翼型螺栓,调整内撑杆和外套筒的相对高度,能够根据不同身高进行调整,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适用范围广。
优选的,所述休息吊座包括软座带,受力网和挂钩,所述受力网绗缝在软座带的两端;所述挂钩采用4个,套接在受力网上,并与吊耳挂接,将挂钩与吊耳挂接后,患者随时可坐下休息,极大的方便了患者的使用。
优选的,所述调节导向机构包括固定筒,调节杆,万向轮和第二翼型螺栓,所述固定筒焊接在受力环中间的底部;所述调节杆上端套接在固定筒内,下端与万向轮焊接;所述第二翼型螺栓与固定筒通过螺纹连接,在调节高度的时候,松开第二翼型螺栓,调节固定筒和调节杆相对高度,在使用时与升降行走装置配合使用,能够起到较好的稳定效果,万向轮还能起到导向作用,方便了患者在锻炼时的转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丛维红,未经丛维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1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