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锚杆的钢绞线笼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0717.2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9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何世鸣;李江;田震远;周与诚;郁河坤;陈辉;黄鑫峰;贾城;司呈庆;梁成华;王海宁;王建明;洪伟;杜高恒;郭跃龙;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材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5/74;E02D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分 粘结 预应力 拔锚 钢绞线笼 | ||
一种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锚杆的钢绞线笼,包括钢绞线、对中支架,至少三根钢绞线沿圆周均布,并通过多个对中支架支撑固定;该钢绞线的上部一段为无粘结钢绞线段,该钢绞线的底部一段为粘结钢绞线段。钢绞线的顶端向水平方向弯曲,并经张拉后与底板钢筋相互锁定;在所述的粘结钢绞线段上绑有钢筋段,不同钢绞线上的钢筋段相互错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加预应力,改变水泥浆体的受力性状,使锚杆杆体避免开裂;由于使得着力点在锚杆下部,使得其突显部分粘结预应力锚杆特征,其锚土之间应力不再是“越拉越松”,而是呈“楔子状”,具有“越拉越紧”的特征,从而使得其抗拔承载力大大提高。施工方便、安全保障、质量可靠、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锚杆的钢绞线笼,为深基坑中抗拔抗浮锚杆的构件(过程产品),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解决地下结构抗浮问题的措施主要有:释放水浮力法、增加配重法及设置抗拔抗浮桩或抗拔抗浮锚杆等抗拔构件。其中设置抗拔抗浮桩或抗拔抗浮锚杆(如图3和图4所示,在钻孔3内设有钢筋笼和凝固的水泥浆,至少三根钢筋11沿圆周均布,并通过多个沿轴向间隔布置的对中支架7支撑固定,在该对中支架7的中心孔穿过注浆管10,锚杆的上部为地下室的混凝土底板4和垫层5)等抗拔构件是解决地下结构抗浮问题最为常见的方法。另外在一些高耸结构物受较大水平荷载时,其基础也存在抗拔问题,也常采用抗拔抗浮桩或抗拔抗浮锚杆等抗拔构件。但是,普通抗拔桩或抗拔锚杆存在承载力低、成本高等缺点,且普通抗拔桩或抗拔锚杆在抗拔工作状态下,桩身混凝土或锚杆注浆体呈拉伸状态,易出现裂缝,因此抗拔构件中的受力钢筋会受到地下水的侵蚀,逐渐被腐蚀,受拉承载力降低,严重时可能导致受力钢筋被拉断而使抗浮构件失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人发明的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抗浮桩及其系列技术,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抗浮桩及其施工方法ZL2007 1 0065368.6,部分粘结拉力分散型预应力抗拔抗浮桩ZL2013 1 0470796.2,压力分散型预应力抗拔抗浮桩及施工方法ZL2013 10470798.1,应力分散型预应力抗拔抗浮桩成桩方法及其钢筋钢绞线笼ZL2013 10544716.3的优点是:改变了混凝土受力性状,使混凝土受力更合理,可按一级抗裂缝进行抗拔抗浮桩设计;节省大量钢筋;长螺旋成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钢绞线笼实现了快速施工,效率高,比传统反循环钻机施工快5~10倍;不用泥浆护壁,没有泥浆污染,实现了干作业,利于安全文明施工,尤其在市内施工,更显其优势。在大直径大长度桩上采用了旋挖施工工艺,也有明显优势。
但随着施工的进展,发现在施工中存在一些问题:(1)深基坑中施工抗拔抗浮桩,需要大型机械,尤其接近尾声时,马道已收,大型机械需要上百吨或更大吨位吊车吊出,深基坑边要承受如此大的附加荷载,增加了基坑的安全隐患,严重时发生过车毁人亡事故。(2)基坑较狭窄,大型机械施工受限,尤其边桩角桩更是无法施工。(3)就桩和锚杆的性价比而言,锚杆显然性价比更高,目前采用钢筋水泥浆或砂浆普通锚杆居多。(4)遇到密实的砂卵砾石地层,长螺旋钻机不能钻到设计深度,出现了“打不动”现象,也限制了长螺旋钻机的应用。(5)在密实砂卵砾石地层设计为钢筋水泥浆或砂浆普通锚杆,例如3根直径22钢筋,采用跟管水钻,成孔需要预留近1m厚的保护层,否则在下了钢筋笼灌注水泥浆后提取外管时将无法操作,另锚杆长度稍长例如12m,就需配吊车下钢筋笼,之后吊车的出场也需大吨位吊车吊出,同样增加了施工机械成本及基坑的安全隐患。(6)高层和裙房相连且均采用天然地基基础时,裙房抗浮不能采用抗拔桩。否则因抗拔桩的支撑作用将导致裙房的沉降收到限制,从而加大了高层与裙房的沉降差。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发明一种新的锚杆,性价比高,用小型机械就能施工,而且也不用吊车,性能质量安全绿色环保的新工艺新方法就成为必须。
现有技术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杆身复合锚杆及其施工方法”(CN201510360640.8),以及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混凝土杆身复合锚杆”(CN201520446623.1),其包括:混凝土杆身、杆骨管、注浆体、杆筋、定位导向装置;上端为压花锚式或夹片锚式锚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材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未经北京建材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0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柴油机配件的清洗夹持工装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化肥输送装置的防尘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