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铰刀式冲砂笔尖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9644.5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3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董鹏毅;姜国庆;韩朝;韩晓冬;高永攀;白龙;邹峥禄;管九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汤在彦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刀 冲砂 笔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铰刀式冲砂笔尖,其包括连接内筒、笔尖外筒和轨道销钉,其中:连接内筒的外周面设有螺旋轨道;笔尖外筒包括套设于连接内筒的外部的套接部以及连接于套接部的下端的铰刀部,铰刀部的外表面设有螺旋刀刃;轨道销钉的第一端与套接部固定连接,轨道销钉的第二端位于螺旋轨道内,在连接内筒相对笔尖外筒沿轴向移动的状态下,轨道销钉能带动笔尖外筒沿螺旋轨道移动。本实用新型的铰刀式冲砂笔尖,能够利用油井注入压力进行自身的清洁维护,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有效降低了维护成本,并且能够利用注入水的压力注入油井前进行最后的处理,以清除水在传输过程中带入的杂质,以保证油田的正常开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铰刀式冲砂笔尖。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冲砂作业中,多采用液力冲砂或者采用流体为动力的旋转式冲砂笔尖及液力冲击式冲砂笔尖,在现场应用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转动或冲击式笔尖的冲砂效果不理想,且具有不能自洁及清洁时成本过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洁且清洁成本低的铰刀式冲砂笔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铰刀式冲砂笔尖,其包括:
连接内筒,其外周面设有螺旋轨道;
笔尖外筒,其包括套设于所述连接内筒的外部的套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套接部的下端的铰刀部,所述铰刀部的外表面设有螺旋刀刃;
轨道销钉,其第一端与所述套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轨道销钉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螺旋轨道内,在所述连接内筒相对所述笔尖外筒沿轴向移动的状态下,所述轨道销钉能带动所述笔尖外筒沿所述螺旋轨道移动。
如上所述的铰刀式冲砂笔尖,其中,所述套接部的侧壁上有螺纹孔,所述轨道销钉的第一端设有外螺纹,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的旋接配合,所述轨道销钉与所述套接部相接。
如上所述的铰刀式冲砂笔尖,其中,所述轨道销钉的第一端与所述套接部焊接连接。
如上所述的铰刀式冲砂笔尖,其中,所述铰刀部的下端呈楔形。
如上所述的铰刀式冲砂笔尖,其中,所述铰刀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套接部的外径。
如上所述的铰刀式冲砂笔尖,其中,所述套接部的下端呈上大下小的锥状。
如上所述的铰刀式冲砂笔尖,其中,所述连接内筒的上端连接有接箍。
如上所述的铰刀式冲砂笔尖,其中,所述连接内筒包括由上至下相接的小径段和大径段,所述接箍套接于所述小径段的外部,所述螺旋轨道设置于所述大径段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铰刀式冲砂笔尖,适于现场流体压力较大,需要进行固液分离的地方,且操作简单、实用,有利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铰刀式冲砂笔尖,通过连接内筒相对笔尖外筒沿轴向移动,驱动轨道销钉带动笔尖外筒沿螺旋轨道移动,使得笔尖外筒以连接内筒的轴线为轴转动,从而使得与螺旋刀刃接触的砂体向上破碎运动,达到破坏井筒中砂桥的目的,即利用油井注入压力进行自身的清洁维护,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有效降低了维护成本,并且能够利用注入水的压力注入油井前进行最后的处理,以清除水在传输过程中带入的杂质,以保证油田的正常开发;
本实用新型的铰刀式冲砂笔尖,通过在连接内筒的上端连接接箍,使得连接内筒与其它井下工具之间的连接变得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铰刀式冲砂笔尖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96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缸挡块及应用油缸挡块的折弯机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用防脱钩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