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火绝缘线缆绕包用收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9227.0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2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陆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英杰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5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6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线 收卷辊 机头 拨线机构 本实用新型 光杆排线器 耐火绝缘 排线机构 排线架 收线机 辊架 绕包 线架 线缆 稳定运行 旋转支架 轴承安装 内轴承 排线器 对线 光杆 辊轴 线辊 线体 拨动 微调 电机 脱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火绝缘线缆绕包用收线机,该耐火绝缘线缆绕包用收线机,包括收卷辊,所述收卷辊安装于收卷辊架上,收卷辊架的左侧设有排线机构和拨线机构,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排线架,排线架的顶部设有光杆排线器,光杆排线器包括机头和光杆;机头的顶部设有排线辊,排线辊的中心的辊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排线辊架上,排线辊架固定安装于机头的顶部;机头包括箱体和内轴承,拨线机构包括拨线架,拨线架的上设有拨线辊、旋转支架和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在排线之前通过拨线机构对线体进行拨动,预先改变其路径,排线器只需要进行微调,使线体不会脱离排线辊,保证稳定运行,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绕包加工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火绝缘线缆绕包用收线机。
背景技术
耐火线采用玻璃纤维编织+氟金云母带 ,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主要特征是耐高温、绝缘、防火阻燃、耐腐蚀、耐老化、耐气候性、高强度、高模量、防静电等的特点。耐火线在着火的情况下还可以正常使用一段时间。
耐火绝缘线在加工时需要对芯线绕包云母线,绕包后的产品需要通过收线机进行收卷,为了提高收卷的成品的整齐,需要经过排线器进行排线,但是在排线节距较大的情况下此时排线器机头移动速度过快,线体移动路径跨度较大,容易导致线体从排线辊上脱离的问题,导致线体与排线辊架发生刮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在排线前对通过拨线机构对线体进行预先的拨动,避免脱离排线辊的耐火绝缘线缆绕包用收线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耐火绝缘线缆绕包用收线机,包括收卷辊,所述收卷辊安装于收卷辊架上,收卷辊架的左侧设有排线机构和拨线机构,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排线架,排线架的顶部设有光杆排线器,光杆排线器包括机头和光杆,机头安装于光杆上,光杆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排线架,光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第一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于排线架上。第一电机带动光杆转动,进而带动机头左右移动。
机头的顶部设有排线辊,排线辊的中心的辊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排线辊架上,排线辊架固定安装于机头的顶部。
机头包括箱体和内轴承,光杆贯穿箱体,三个内轴承套在光杆上,内轴承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第一旋转轴连接箱体,中间的一个内轴承的前端的第一旋转轴延伸到箱体的外部并固定连接调节杆;箱体的内部后侧设有联动板,联动板下部通过第二旋转轴连接中间的内轴承,两侧的内轴承分别通过第二旋转轴连接联动板。手动拨动调节杆带动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中间的内轴承转动一定角度,然后由于联动板的作用带动两侧的内轴承转动同样的角度,调整内轴承与光杆之间的夹角,从而调整机头移动速度。
拨线机构包括拨线架,拨线架的上设有拨线辊、旋转支架和第二电机,拨线辊的中心设有辊轴,拨线辊的辊轴的底端通过轴承连接旋转支架的右端,旋转支架的左端设有轴套,轴套套在旋转轴上,并与旋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轴套的顶部固定连接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通过轴承与旋转轴连接,从动齿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第二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于拨线架的左侧。第二电机带动主动齿轮,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从动齿轮和旋转支架绕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拨线辊绕旋转轴转动,拨动拨线辊一侧的线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收卷辊架上设有与收卷辊配合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旋转轴与箱体之间通过小轴承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调节杆与第一旋转轴垂直设置,调节杆的外侧设有刻度盘,刻度盘固定安装于箱体上。通过刻度盘能够显示调节转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光杆的下方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开关,机头的底部设有与限位开关配合的限位块。限位开关连接第一电机,限位块触碰两侧的限位开关控制第一电机的换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英杰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英杰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9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拉丝加捻收卷机
- 下一篇:32轴绕线机主轴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