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弩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68431.0 | 申请日: | 2019-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8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潘文喆;黄志宏;马炳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增城华昌塑料五金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1B5/12 | 分类号: | F41B5/12;F41B5/14;F41B5/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王会龙 |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弩射装置,包括箭靶、固定架、换向机构及拉弦机构,弩安装固定在换向机构的前部上方;箭靶设置在弩前方若干米处,安装固定在地板上;换向机构安装在固定架上方,用于调节弩朝向不同的方向以及箭射出不同的方向;拉弦机构设置于弩的正后方,且固定在换向机构的后部上方,用于把弩的弓弦自动拉到弩的扳钩上钩住。本实用新型的动作顺序是,首先调节换向机构,拉弦气缸把弓弦拉到弩的扳钩上钩住,把箭放到弩身准确位置上,把保险开关向前推到位,扣动扳机进行射箭。本实用新型弩射装置制造成本低,装配容易,调试方便,安全可靠,耐用稳定,测试效率显著提高,劳动强度比人工手射显著下降,特别适合厂商对弩的批量实射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弩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弩射装置。
背景技术
弩在我国春秋时期已经实用新型了,在各个朝代中都在普遍使用并得到持续改善,在宋朝得到鼎盛发展,被宋朝军队作为防御北方骑兵的强悍利器,直到明朝火器迅速发展之后,弩才逐渐被冷落。
当今世界各国军队都在使用杀伤力极强的枪械以及高科技先进武器进行现代化战争,冷兵器极少出现在战场。然而,弩在射击时无声无光无高热,既可隐蔽射击目标,又能避免引爆周围易燃易爆物品,这些优点使弩在现代反恐及特殊作战场合得以再次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弩经历了数百年冷落之后,再次获得部分国家武装部队的高度重视。现代弩由于制作的工艺和材料更加先进,在设计上又吸收了现代枪械的诸多优点,使其性能更加先进。
为了满足特定用途,现代弩对质量及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获得性能优异、品质稳定的弩,制造厂商就要对其射程、箭速、命中率、稳定性及实射寿命等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及管控。其中实射寿命测试耗时最长,工作量最大。目前高档弩的实射寿命已经高达数千次,每次拉弦需要150-250磅力(不同款式的拉力不同)。人手弩射测试无疑是一项费时费力的艰苦工作,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样劳动强度过大及安全隐患严重的问题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弩射装置,实现弩的快速安装固定,操作简单,装箭容易,拉弦省力,射箭安全,适合批量实射寿命测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弩射装置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弩射装置,包括箭靶、固定架、换向机构及拉弦机构,弩安装固定在换向机构的前部上方;所述箭靶设置在弩前方若干米处,安装固定在地板上;所述换向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架的上方;所述拉弦机构设置于弩的正后方,且固定在换向机构的后部上方;
所述换向机构包括铝合金型材,所述铝合金型材前端的下方设有竖直丝杆及水平丝杠,所述竖直丝杆螺纹旋接在门型支架的中间,所述固定架的前端设有供所述门型支架两端的支撑杆插入的通孔,通过转动竖立丝杠可升高或降低整个门型支架;所述门型支架的上表面安装有所述水平丝杠,所述水平丝杠转动连接在固定于门型支架上方的轴承座上,所述水平丝杠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套,所述铝合金型材的前端通过销钉固定在所述滑动套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弩安装固定在所述铝合金型材的前部上方,所述拉弦机构固定在所述铝合金型材的后部上方;
所述铝合金型材上设有纵向卡槽,用于将不同型号的弩固定在换向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铝合金型材后端的下方设有偏心转轴及转动销钉,所述偏心转轴上方的弧面支撑住所述铝合金型材,所述转动销钉垂直穿过所述铝合金型材。
可选的,所述挂弦机构主要由拉钩、拉弦气缸、拉钩接头及导杆组成;
所述拉弦气缸通过固定架安装固定在所述铝合金型材上,所述拉钩接头与拉弦气缸的活塞杆和导杆连接,所述活塞杆可以把所述拉钩接头向前推动或者向后拉回;
所述拉钩的末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拉钩接头上。
优选的,所述箭靶包括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朝向所述固定架的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增城华昌塑料五金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增城华昌塑料五金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8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Ox执法检测终端
- 下一篇:一种VOC回收系统及生物柴油生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