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的新型灭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7611.7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8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方德成;卢孟;方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38 | 分类号: | H01H50/38 |
代理公司: | 11340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秀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弧板 栅片 导磁片 本实用新型 交流接触器 平行间隔排列 隔板 分断能力 灭弧结构 引弧槽 卡合 外壁 引弧 接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新型灭弧结构,包括第一隔弧板、第二隔弧板、多个栅片、导磁片,所述的多个栅片平行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一隔弧板与第二隔弧板之间,所述的各栅片上分别设置有引弧槽,且各栅片之间形成有呈V型的引弧通道,所述的导磁片呈П型,且导磁片卡合在第一隔弧板、第二隔板板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有效提高交流接触器额定接通分断能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新型灭弧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交流接触器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广泛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场合。交流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电动灭弧、纵缝灭弧和栅片灭弧三种灭弧方法。现有的交流接触器的灭弧装置的结构设计不合理,灭弧效果不理想,从而导致该交流接触器的额定接通分断能力较弱、性能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有效提高交流接触器额定接通分断能力的交流接触器的新型灭弧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新型灭弧结构,包括第一隔弧板、第二隔弧板、多个栅片、导磁片,所述的多个栅片平行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一隔弧板与第二隔弧板之间,所述的各栅片上分别设置有引弧槽,且各栅片之间形成有呈V型的引弧通道,所述的导磁片呈П型,且导磁片卡合在第一隔弧板、第二隔板板的外壁上。
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为:多个栅片之间形成有呈V型的引弧通道,引弧通道可罩盖在交流接触器的触头上,有利于实现电弧的快速熄灭,且第一隔弧板、第二隔弧板上设置有导磁片,导磁片可起到引弧作用,使得电弧迅速脱离交流接触器的触头,避免烧毁触头,减少电弧停滞时间,提高了交流接触器的可靠性和供电连续性。从而该交流接触器的新型灭弧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有效提高交流接触器额定接通分断能力、降低触头弹跳机械振动的优点。
特别地,所述的各栅片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呈E型的卡接部,所述的第一隔弧板、第二隔弧板上对应卡接部处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的卡接部扣合在卡接槽内,且构成第一隔弧板、第二隔弧板与各栅片的卡接配合。第一隔弧板、第二隔弧板与各栅片相扣合,便于第一隔弧板、第二隔弧板与各栅片的装配,也保证了第一隔弧板、第二隔弧板与各栅片的连接更紧凑。
特别地,所述的第一隔弧板、第二隔弧板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隔弧板、两个第二隔弧板分别间隔排列设置在各栅片的两侧上,且两个第一隔弧板、两个第二隔弧板上分别扣合有两个导磁片。采用两个间隔排列设计的导磁片,有利于增强引弧效果,且导磁片扣合在第一隔弧板、第二隔弧板上,便于导磁片与第一隔弧板、第二隔弧板的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常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76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继电器
- 下一篇:安全型直流接触器及其中的开关闭合用推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