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管运泥车的驻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7302.X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4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冯力;强兵;王伟;杨小敏;余家兴;陈明;王力晖;张树;赵春梅;刘艳红;庞晗;李劲旗;吕从奎;刘倍嘉;孙克彬;陈静;郑德亮;马鸣;许娇;荆楠;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13/02 | 分类号: | B61H13/02;B61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管运泥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管运泥车的驻停装置,设置在运泥车本体的车轮处;包括驱动组件和制动件,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运泥车本体上的制动手柄和与制动手柄转动连接的一对转动杆,制动件包括对车轮进行抱紧的制动夹,制动夹一端与转动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运泥车本体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防止运泥车本体在轨道光滑面或者带有坡度的轨道上发生溜车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管运泥车的驻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一步加快,我国地下管线建设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顶管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大量实际工程应用,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机械设备上都日趋完善,施工工艺也逐步形成机械化管理模式。在施工机械化管理模式下,顶管施工泥土运输采用小轨道机械车(以下简称运泥车本体)进行运输。
运泥车本体在轨道光滑面或者带有坡度的轨道上停车时,经常发生溜车现象,且随着顶管距离的延伸,溜车现象也随之增多,带来一系列施工安全隐患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管运泥车的驻停装置,其优点是防止运泥车本体在轨道光滑面或者带有坡度的轨道上停车时,发生溜车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顶管运泥车的驻停装置,设置在运泥车本体的车轮处;包括驱动组件和制动件,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运泥车本体上的制动手柄和与制动手柄转动连接的一对转动杆,制动件包括对车轮进行抱紧的制动夹,制动夹一端与转动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运泥车本体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工作人员先将驻停装置固定在车轮的处,通过控制制动手柄在运泥车本体上向左或向右旋转,从而带动转动杆的运动,驱动制动夹对车轮进行夹紧,从而起到驻停的效果,避免运泥车本体在轨道上或者滑坡上出现溜车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制动夹包括位于车轮左右两侧对车轮进行抱紧的左制动夹和右制动夹,左制动夹和右制动夹一端和转动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和与运泥车本体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制动手柄在运泥车本体上向左或向右旋转,从而带动转动杆的运动,驱动左制动夹和右制动夹朝车轮的方向运动,对车轮进行夹紧,从而起到驻停的效果,避免运泥车本体上轨道上或者滑坡上溜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制动夹和右制动夹朝向车轮的一侧设置有与车轮外周面形状相同的夹紧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形状与车轮外周面形状相同的车轮的夹紧部,增强对车轮的夹紧效果,从而避免运泥车本体上轨道上或者滑坡上溜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部朝向车轮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的制动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制动夹抱紧车轮时,制动垫增强制动夹和车轮之间的摩擦,增强驻停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制动垫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垫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柔性,增大制动夹和车轮的摩擦的同时,避免制动夹和车轮硬性接触,减小对车轮和制动夹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部朝向制动垫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制动垫的嵌入部,制动垫上设置有插入嵌入部内的凸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嵌入部的设置可以限定制动夹的固定位置,长期使用制动夹时,嵌入部的设置可以减小制动垫发生错位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泥车本体上设置用于限定制动手柄运动的限位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7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