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椎固定助眠枕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66941.4 | 申请日: | 201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7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楼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中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47G9/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 地址: | 3118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椎 固定 助眠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护理领域,公开一种颈椎固定助眠枕,包括袋体(1),袋体(1)包括中间部(11)、第一折叠固定部(12)和第二折叠固定部(13),第一折叠固定部(12)和第二折叠固定部(13)与中间部(11)之间都设有隔断缝线(14);还包括用于调整第一折叠固定部(12)与第二折叠固定部(13)之间开口大小的粘扣(2),中间部(11)内填充有弧形枕,第一折叠固定部(12)和第二折叠固定部(13)内都填充有硬质海绵;第一折叠固定部(12)的端部设有第一缓冲带(121),第二折叠固定部(13)的端部设有第二缓冲带(131)。本实用新型能制动患者颈部、提高依从性,且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预防压力性皮肤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护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椎固定助眠枕。
背景技术
颈椎损伤患者常常因为突发的创伤、疼痛及为了避免颈椎再次受伤的颈部制动的体位要求,常常导致患者睡眠形态紊乱。而颈部制动是治疗颈椎损伤的一种方法。传统的颈部固定方法是:患者颈项部垫传统枕头(枕头为一个长方体,枕头内填有填料,如:麦草、荞麦皮、海绵等。这种传统枕头的结构未从保健的角度考虑人的生理体征特性,加上其填料具有流动性,各个部位的的高低、软硬不能调节),再在颈项部使用沙袋制动颈椎或使用颈托固定,但两个独立的沙袋往往不能始终如一地固定住颈椎;而颈托由于只考虑到固定作用,而忽略了患者的舒适度,常因材质问题致使患者下颌部、后枕部发生压力性损伤而导致接受度不高,往往在卧床时不配合使用。并且对于患者的睡眠问题得不到丝毫的改善。现在也有好多研制保健枕头的,也在生活中被消费者普遍接受,但对于颈椎损伤的固定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未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枕头技术上所存在的不足。
申请号CN201620091135.8为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纯颗粒填充可调式颈椎保健枕,主要解决了现有保健枕使用效果欠佳等问题。该纯颗粒填充可调式颈椎保健枕包括枕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1)内分为若干单元格(2),所有所述单元格(2)相互独立,在所述单元格(2)内填充有颗粒填充物;在所述单元格(2)内的所述颗粒填充物具有流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此种枕头填充长条枕不够饱满,无法让头部、脖子放松,同时填充微粒会根据用户姿势变化形状,一定时间后脖子后面的支持部分会变扁,填充微粒会移动到长条枕两端,失去长条枕对颈部后侧的支持,对颈椎不能起到好的支撑作用,佩戴感觉不舒适,不能很好的给用户带去舒适的体验和好的休息质量。
因此需要一种既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又能改善患者的睡眠问题的颈椎固定助眠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长久佩戴不舒适、颈椎的固定效果差的缺点,提供一种颈椎固定助眠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颈椎固定助眠枕,包括袋体,袋体包括中间部和位于中间部两侧的第一折叠固定部和第二折叠固定部,第一折叠固定部和第二折叠固定部与中间部之间都设有隔断缝线;还包括用于调整第一折叠固定部与第二折叠固定部之间开口大小的粘扣,粘扣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折叠固定部和第二折叠固定部的端部;中间部内填充有弧形枕,第一折叠固定部和第二折叠固定部内都填充有硬质海绵;第一折叠固定部的端部设有第一缓冲带,第二折叠固定部的端部设有第二缓冲带,粘扣包括第一扣带和第二扣带,第一扣带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弹性粘合部,第二扣带包括第二连接部、折叠部和纤维粘合部。袋体为长条状布袋,可以方便拆洗。袋体分为网格状的三块,中间部以拉链封口,内装弧形枕,中间部两端的长度宽度一致,分别用拉链封口,可以方便取出内部的填充物方便袋体的清洗。同时由于两侧可以调节角度,且调节后第一折叠固定部和第二折叠固定部与中间部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在枕用时头部不会发生偏移,调整后开口大小改变可以达到更佳的制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中医医院,未经诸暨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69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管钢板桩组合支护结构及支护体系
- 下一篇:一种用于雾化器的加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