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给药的防返流气管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6422.8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2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余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仁强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2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韩凤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新生儿 呼吸 窘迫 综合征 流气 插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给药的防返流气管插管,所述气管插管靠近前端的内部设置有防返流单向阀,防返流单向阀包括阀体和单向阀芯,阀体固定在气管插管的内孔中,阀体外壁与气管插管的内孔表壁密封连接,阀体上设有进口和出口,进口朝向气管插管的尾端,出口朝向气管插管的前端;单向阀芯设置在阀体内,单向阀芯使得肺表面活性物质只能单向地从进口向出口流通。本实用新型操作时气管插管内放入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借助呼吸机或复苏囊提供的压力输入,防返流单向阀打开,药物可顺利通过阀芯送入新生儿体内;当阀体的进口向出口方向不存在正压力时,阀芯立即关闭,避免药物返流,使肺表面活性物质不会浪费,保证给药剂量的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插管,具体地说是一种专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给药的防返流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于生后4~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气三凹征,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体重越轻病死率越高。
对于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来说,需要及时进行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给药时需要使用呼吸机或复苏囊,借助呼吸机或复苏囊提供的压力输入药物,使用复苏囊时,需要快速按压复苏囊以免药物返流出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无法避免出现药物返流的问题,而肺表面活性物质价格昂贵,如果返流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会影响给药剂量的准确程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专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给药的防返流气管插管。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专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给药的防返流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插管靠近前端的内部设置有防返流单向阀,所述防返流单向阀包括阀体和单向阀芯,所述阀体固定在气管插管的内孔中,阀体外壁与气管插管的内孔表壁密封连接,阀体上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朝向气管插管的尾端,所述出口朝向气管插管的前端;所述单向阀芯设置在阀体内,单向阀芯使得肺表面活性物质只能单向地从进口向出口流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为圆柱形,阀体内设有漏斗型的腔室,所述单向阀芯呈漏斗型,单向阀芯上表面周向均布设置有若干根可弹性弯曲的上连接柱,阀芯下表面周向均布设置有若干根可弹性弯曲的下连接柱,上连接柱与下连接柱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同轴设置,上连接柱上端与腔室顶面固定连接,下连接柱下端与腔室底面固定连接;漏斗型的单向阀芯的大头端朝向进口,小头端朝向出口,单向阀芯采用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当阀体的进口向出口方向不存在正压力时,单向阀芯的小头端保持密闭,且单向阀芯的大头端外表面与腔室内表面密封抵接;当阀体的进口向出口方向存在正压力时,单向阀芯的小头端弹性张开,且单向阀芯的大头端外表面与腔室内表面脱离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为圆柱形,阀体内设有漏斗型腔室,所述单向阀芯为漏斗型阀芯,漏斗型阀芯的上表面周向均布设置有若干根可弹性弯曲的上连接柱,漏斗型阀芯的下表面周向均布设置有若干根可弹性弯曲的下连接柱,上连接柱与下连接柱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同轴设置,上连接柱上端与漏斗型腔室的顶面固定连接,下连接柱下端与漏斗型腔室的底面固定连接;漏斗型阀芯的大头端朝向进口,小头端朝向出口,漏斗型阀芯采用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当阀体的进口向出口方向不存在正压力时,漏斗型阀芯的小头端保持密闭,且漏斗型阀芯的大头端外表面与漏斗型腔室内表面密封抵接;当阀体的进口向出口方向存在正压力时,漏斗型阀芯的小头端开口弹性张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漏斗型阀芯的靠近小头端的开口内表面为弧形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为长圆柱形,阀体内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设有多个等间距且同轴的漏斗型腔室,且每个腔室内均设置一个单向阀芯,相邻漏斗型腔室之间设有连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仁强,未经余仁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64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控制模块便于维修的智能窗帘
- 下一篇:一种核医学用换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