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环送料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5638.2 | 申请日: | 201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5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飞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56 | 分类号: | B65G47/256;B65G47/24;B65G2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环 模组 | ||
一种铜环送料模组,该铜环的外围设置有一圈凸边,凸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第一锥面的环宽大于第二锥面的环宽;包括水平设置的送料槽,送料槽的一侧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与第一气缸连接,连接板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下端设置有直径小于铜环内径的套筒;送料槽一端对接有振动盘,振动盘的输送通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传料数量的第一传送口和筛选铜环正反面的第二传送口,第一传送口设置在第二传送口的下层。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送料模组,通过振动盘和自动化拨料结构,实现了铜环的自动供料,保证了供料效率以及铜环正反面的一致性,降低故障率,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环送料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某一铜环逐个放入治具对其进行加工,如图1所示,该铜环的外围设置有一圈凸边1,凸边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锥面2和第二锥面3,第一锥面2的环宽大于第二锥面3的环宽。传统的送料方式为人工上料,就是操作人员手工将铜环一个个放入治具,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人工放置位置不精准,影响产品后期加工质量,也容易出现铜环正反面放置不一致的情况,导致后期自动加工时出现故障,影响整体效率,最终影响企业效益。
因此,设计了一种铜环送料模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环送料模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环送料模组,该铜环的外围设置有一圈凸边,所述凸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的环宽大于所述第二锥面的环宽;包括水平设置的送料槽,所述送料槽的一侧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第一气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下端设置有直径小于所述铜环内径的套筒;所述送料槽一端对接有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输送通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传料数量的第一传送口和筛选所述铜环正反面的第二传送口,所述第一传送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口的下层。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传送口设置有用于掉落所述铜环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输送通道的内侧边距离大于所述铜环外径的二分之一且小于所述铜环外径的二分之三。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传送口设置有筛选板,所述筛选板上开设有可通过所述铜环的掉料孔,所述掉料孔与所述输送通道的内侧边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锥面环宽的二分之一且小于所述第二锥面环宽的二分之一,所述筛选板向内侧倾斜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套筒可拆卸式套设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下端,所述套筒材料为橡胶。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送料槽的上端设置有压条。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压条一侧设置有观察口。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送料模组,通过振动盘和自动化拨料结构,实现了铜环的自动供料,保证了供料效率以及铜环正反面的一致性,降低故障率,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铜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传送口示意图。
图5为第二传送口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凸边1,第一锥面2,第二锥面3,送料槽4,连接板5,第一气缸6,安装板7,第二气缸8,套筒9,振动盘10,第一传送口11,第二传送口12,缺口13,筛选板14,掉料孔15,压条16,观察口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飞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飞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56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后盆底康复仪的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铜环切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