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取样的微生物发酵罐取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63513.6 | 申请日: | 2019-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1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蔡荣淮;陈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嘉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柱 取样管 堵头 活塞 取样针 推拉杆 取样 通孔 下端 螺纹连接头 螺纹连接 连接盖 螺纹槽 螺纹柱 微生物发酵技术 针孔 微生物发酵罐 本实用新型 滑动连接 取样口处 取样装置 上端固定 下端开口 中心部 上端 杂菌 堵住 穿过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样的微生物发酵罐取样装置,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包括取样管和连接柱,取样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杆,取样管的下端开口部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头,螺纹连接头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盖,连接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取样针,活塞的中心部开设有通孔,推拉杆的下端对应通孔的位置开设有螺纹槽,连接柱的上端穿过通孔固定连接有螺纹柱,且螺纹柱与螺纹槽螺纹连接,连接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堵头。通过设置连接柱和堵头,在进行取样时,堵头堵住取样针的针孔端部,避免了取样口处的管路滋生的杂菌进入到取样管内部,当取样针插入到合适的位置时,拉动推拉杆移动堵头,再进行取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取样的微生物发酵罐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发酵罐分为固体发酵罐和液体发酵罐;发酵罐根据容积和用途不同,分为种子罐和发酵罐;发酵罐根据需氧类型的不同又分为通风式发酵罐和厌氧发酵罐;发酵罐的搅拌装置包括机械搅拌和非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的搅拌装置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搅拌轴、轴密封装置和搅拌桨;机械搅拌的目的是迅速分散气泡和混合加入物料;一个搅拌桨要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有时是矛盾的;例如,达到混合功能需要大直径的搅拌器和采用低转速运转,而提高分散气泡效果则需要多叶片、小直径和大的转速;电动机输入功率决定于搅拌桨形式和其他发酵罐部件;发酵罐内常安装4块挡板以增加混合、传热和传质效率;在好气深层发酵罐中,来自无菌空气系统的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分布器射入发酵罐内,分布器有单孔管式和多孔管式;安装方式各异,一般安装在最下面一档搅拌器的下方,但都要注意防止气孔被发酵液中的菌体或固体颗粒堵塞;有的空气分布器带有放水结构,使放罐后没有发酵液残留在管子里;通气速度以满足微生物发酵的需要为准,在使溶氧在临界氧深度之上;它决定于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空气流速的上限速度是空气能有效地被搅拌桨分散,这和搅拌桨形式和转速有关。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取样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取样分析可以了解微生物发酵罐内具体的发酵情况,这对调整和改善发酵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的微生物发酵罐都开设有取样口,取样时将取样管从取样口塞入进行取样,但是取样口处的管路很容易滋生杂菌,取样管在从取样口插入的时候很容易在还没有取样时,取样管内就已经进入了杂菌,这就使得取得的样品很可能分析的数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取样的微生物发酵罐取样装置,具备取样方便而且取得的样品无污染等优点,解决了目前的微生物发酵罐取样容易污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取样方便而且取得的样品无污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取样的微生物发酵罐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和连接柱,所述取样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杆,所述取样管的下端开口部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头,所述螺纹连接头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取样针,所述活塞的中心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推拉杆的下端对应通孔的位置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连接柱的上端穿过通孔固定连接有螺纹柱,且螺纹柱与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堵头。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推拉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按手,所述按手的顶部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取样管的左右两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边,所述支边的底部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取样管的下端边缘部固定连接有挤压环,所述挤压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环。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的直径小于取样针的针孔直径2-3毫米。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堵头的直径等于取样针的针孔直径。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嘉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嘉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3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用地下水采样器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水质检测提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