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床患者牙齿近远中邻面与牙间隙牙菌斑深度清除护理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3211.9 | 申请日: | 201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4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徐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桂林;杨凯;曹亚玲;邓薇;翁莉;李东丽;周晓燕;王冉然 |
主分类号: | A61C15/02 | 分类号: | A61C15/02;A61C17/02;A61C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床 患者 牙齿 近远中邻面 牙间隙 牙菌斑 深度 清除 护理 组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装备领域,渉及一种卧床患者牙齿近远中邻面与牙间隙牙菌斑深度清除护理组合装置。由卧床患者牙齿近远中邻面与牙间隙牙菌斑深度清除护理组合装置本体,本体与牙线连接结构,本体与牙间隙刷连接为左上颌牙列区与右下颌牙列区使用结构,本体与牙间隙刷连接为右上颌牙列区与左下颌牙列区使用结构,口角悬挂负压吸液管,配套电器部分及电路管路组成;手柄夹持翼板得心应手地对牙齿近远中邻面与牙间隙牙菌斑进行深度清除,同时使用微型水泵对被清理部位进行水溶液冲刷,喷水口准确对被清理部位进行水溶液交叉冲刷,清除效率倍增,同时水溶液冲刷对牙龈沟及牙周软组织进行生理按摩刺激促进牙周组织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装备领域,渉及一种卧床患者牙齿近远中邻面与牙间隙牙菌斑深度清除护理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卧床患者牙齿的护理一直是薄弱环节,一般漱口刷牙是远远不够的,一颗牙齿有5面,为面(切缘牙尖),唇颊面,舌腭面,近中邻面,远中邻面;漱口刷牙可以解决面(切缘牙尖),唇颊面,舌腭面的彻底清洁,而近中邻面,远中邻面以及由相邻牙齿的近中邻面与远中邻面构成的牙间隙等隐蔽部位牙刷是很难彻底清洁的,人体恒牙正常情况下除去智齿外全口有28颗牙,上颌牙列与下颌牙列共26个牙间隙及4面远中邻面,考虑到智齿萌出及牙齿缺失,牙间隙及牙齿近远中邻面数量上会有变化;医学界专家研究发现,正常的刷牙只能去除约70%的牙面菌斑,而近中邻面,远中邻面以及由相邻牙齿的近中邻面与远中邻面构成的牙间隙正是牙菌斑牙垢累积和牙齿及牙周感染性疾病的多发部位,虽然只占待清理部位的30%,但致病微生物繁殖对人体心脑部位及其他器官系统产生的严重影响不可低估。卧床患者院内感染中的呼吸系统感染与此有重大关连,牙病对心脑的危害一点也不亚于高血脂,深度清除牙齿隐蔽部位的致病微生物孳生地牙菌斑可以大大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临床上发现,经常患牙髓炎、牙周炎的人,心脑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增加。这是因为牙髓和牙周组织的感染可以导致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使心脑受损。牙菌斑是口腔内的细菌、水、蛋白质、糖等成分组成的薄膜,附着在牙齿表面,不能被中等力度的漱口水冲掉,是致病微生物孳生的场所。对于牙齿隐蔽部位牙菌斑的清理就是为了降低致病微生物的繁殖,对牙菌斑的清除就是对致病微生物的清除。在市场里网站上有牙齿清洁工具的介绍及销售包括:牙间隙刷、牙线、牙线棒等,普遍使用的牙线棒,都是在牙线弓的底部一端延长作手柄,手柄尾端变细尖作牙签,手柄与唇颊部软组织垂直,对于后牙近中邻面,远中邻面以及由相邻牙齿的近中邻面与远中邻面构成的牙间隙清理有诸多妨碍,实际使用中的效果与适用方便性都差强人意,现在使用的牙间隙刷缺乏合理的稳定结构,在使用方便适用性方面存在亟待提升的空间,牙间隙刷与牙线棒在使用时无冲刷水溶液的同歩协同冲刷。目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缺乏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科学合理对牙齿近中邻面,远中邻面以及由相邻牙齿的近中邻面与远中邻面构成的牙间隙进行致病微生物孳生地牙菌斑深度清除的设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针对目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缺乏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科学合理对牙齿近中邻面,远中邻面以及由相邻牙齿的近中邻面与远中邻面构成的牙间隙进行致病微生物孳生地牙菌斑深度清除的设备装置的现状,提供一种卧床患者牙齿近远中邻面与牙间隙牙菌斑深度清除护理组合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桂林;杨凯;曹亚玲;邓薇;翁莉;李东丽;周晓燕;王冉然,未经徐桂林;杨凯;曹亚玲;邓薇;翁莉;李东丽;周晓燕;王冉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32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金属表面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