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长边入光的背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2991.5 | 申请日: | 201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9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孙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如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蔡奂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长边入光 背光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长边入光的背光结构,其结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遮光纸、第一反射膜、下扩散膜和光源,所述遮光纸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光板的前方和后方,所述第一反射膜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光板的底部,所述下扩散膜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所述光源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光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下扩散膜的上表面设置有增光膜,所述增光膜的上表面设置有上扩散膜,所述光源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反射膜。本实用新型增强了背光结构使用过程中的遮光效果,避免了光照在反射过程中出现外散的现象,提高了背光结构使用过程中的反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长边入光的背光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背光结构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背光结构使用过程中的遮光效果比较差,光照在反射过程中容易出现外散的现象,降低了背光结构使用过程中的反光效果,而且现有的背光结构的放光强度比较弱,减弱了光线投出时的清晰度,降低了背光结构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长边入光的背光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长边入光的背光结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遮光纸、第一反射膜、下扩散膜和光源,所述遮光纸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光板的前方和后方,所述第一反射膜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光板的底部,所述下扩散膜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所述光源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光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下扩散膜的上表面设置有增光膜,所述增光膜的上表面设置有上扩散膜,所述光源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反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遮光纸粘贴在所述导光板的外表面,所述遮光纸的大小与所述导光板正前方和背面的大小相吻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反射膜贴附在所述导光板的底部,并且与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相吻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扩散膜贴附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所述增光膜粘接在所述下扩散膜的上表面,所述上扩散膜粘接在所述增光膜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源嵌合在所述导光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反射膜包裹在所述光源的外表面,并且与所述导光板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遮光纸的增加,能有效的增强了背光结构使用过程中的遮光效果,避免了光照在反射过程中出现外散的现象,提高了背光结构使用过程中的反光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光板的两端均设置光源,有效的增强了背光结构的放光强度,增加了光线投出时的清晰度,提高了背光结构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背光效果好、制造成本低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长边入光的背光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长边入光的背光结构的侧视图。
图中:导光板1、遮光纸2、第一反射膜3、下扩散膜4、光源5、增光膜6、上扩散膜7、第二反射膜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如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如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2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叉车用可调式配重块
- 下一篇:红螯螯虾的幼虾孵化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