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棉天丝混纺染色牛仔布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2933.2 | 申请日: | 201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0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辰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 | 分类号: | B32B3/30;B32B7/12;B32B9/02;B32B9/04;B32B27/06;B32B27/4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天丝 混纺 染色 牛仔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棉天丝混纺染色牛仔布,属于纺织品领域,包括基布层和透气层,所述基布层与透气层交错排布,所述透气层包括若干个环带以及连接相邻两个环带或环带与基布层的条带,所述基布层包括与皮肤接触的亲肤层以及位于亲肤层外侧的耐磨层,所述亲肤层由第一纬纱、第二纬纱与经纱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纬纱包括两条相互缠绕的纤维束,两条所述纤维束相互缠绕形成用于经纱穿插的空腔,本实用新型通过由环带和条带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的透气层,可以实现牛仔布的透气效果,同时亲肤层中的凸起结构可以降低牛仔布与皮肤接触的面积,从而减少皮肤排汗之后所产生粘附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棉天丝混纺染色牛仔布,属于纺织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牛仔布(法语:Denim),亦有音译作丹宁布,是一种棉质粗身的粗纱布,专门用来制作牛仔衣裤,因具有耐磨、挺括、穿着舒适等独特魅力而长盛不衰;现有牛仔布制成牛仔裤由于其透气性差,在穿着过程中容易产生闷热感,特别不适宜夏天穿着,而且人体产生的汗液无法达到速干或者排出,造成汗液吸附在布料中并与皮肤形成粘附感,从而造成穿着上的不适,同时久而久之布料会因为吸附的汗液而产生异味和细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透气、抗菌、防粘的棉天丝混纺染色牛仔布。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棉天丝混纺染色牛仔布,包括基布层和透气层,所述基布层与透气层交错排布,所述透气层包括若干个环带以及连接相邻两个环带或环带与基布层的条带,所述基布层包括与皮肤接触的亲肤层以及位于亲肤层外侧的耐磨层,所述亲肤层由第一纬纱、第二纬纱与经纱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纬纱包括两条相互缠绕的纤维束,两条所述纤维束相互缠绕形成用于经纱穿插的空腔,所述经纱穿过空腔后以使所述亲肤层上形成用于减少亲肤层与皮肤接触面积的凸起结构。
优选的,所述纤维束包括至少两条第一芯纱和第二芯纱以及缠绕在第一芯纱和第二芯纱外侧的第一缠绕纱,所述第一缠绕纱的缠绕方式为S或Z形,所述第一芯纱和第二芯纱分别采用天丝纤维和银纤维,所述第一缠绕纱采用棉纤维。
优选的,所述经纱包括第三芯纱以及缠绕第三芯纱外侧的第二缠绕纱,所述第三芯纱和第二缠绕纱分别采用丙纶纤维和竹炭纤维。
优选的,穿过相邻两个空腔的所述经纱之间形成有空气流通区。
优选的,所述第二纬纱与第一纬纱的数量比为50:1,且第二纬纱采用棉纤维。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通过环保粘胶剂与亲肤层连接,且耐磨层采用亚麻纤维。
优选的,所述基布层的宽幅与透气层的宽幅比为10: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由环带和条带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的透气层,可以实现牛仔布的透气效果,同时基布层与透气层交错排布,两者的幅宽为10:1.使得其制成的牛仔裤,能够在保证遮蔽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牛仔布的透气效果,可以减少夏天穿着牛仔裤的闷热感,而且也能加速汗液的挥发。
2、经纱是穿插在两条纤维束之间,同时纤维束的直径大于第二纬纱的直径,由此编织成的亲肤层会形成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凸起结构,而位于两个凸起结构之间的第二纬纱与经纱交错编织,所形成的布料编织结构处于悬空状态,其不与皮肤直接接触,采用上述编织结构可以大大减少牛仔布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有效降低皮肤在出汗较多时,与牛仔布接触所产生的粘附感,从而提升穿着的舒适感,另外经纱因穿插于不同位置的空腔形成的空气流通区,能使牛仔布内侧空气经空气流通区从透气层中排出,从而实现换气效果,从而进一步降低牛仔布的闷热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棉天丝混纺染色牛仔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棉天丝混纺染色牛仔布中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辰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辰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2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