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软体连接的水泥基复合超高性能人造石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2433.9 | 申请日: | 201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7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兵 |
主分类号: | E04F13/09 | 分类号: | E04F13/09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周伟 |
地址: | 433000 湖北省仙桃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体 连接 水泥 复合 超高 性能 人造 石板材 | ||
一种带软体连接的水泥基复合超高性能人造石板材,包括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人造石板材,其特征是人造石板材内埋设有网片,网片的网格中设置有连接软体,所述连接软体的上顶部与人造石板材的背部齐平。本实用新型在网片的网格中摆放PVC或亚克力或聚酯或木材等可与螺丝钉连接的具有一定螺合强度的块状、柱状、“T”型状的软体材料,在人造石板材凝固后融为一体。安装时用螺丝钉将不锈蚀的金属丝一端用螺丝钉与连接软体连接,另一端与植入墙体的螺栓或金属挂条或金属骨架连接。或者将金属条弯折成造型线条所需的指定形状,在有软体连接部位的金属条上打孔,并通过螺丝钉将金属条与连接软体螺合,从而解决小块板材只能用结构胶粘连的缺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软体连接的水泥基复合超高性能人造石板材。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墙体将天然石材板、陶瓷仿石板、装饰成各种造型线条,主要采用将板材切割成所需造型线条大小的各种规格的板材,安装时首先在墙体植入并固定金属骨架,规格较大的板采用侧面开槽或打孔或背部打孔的方式用金属连接件与骨架连接固定,并打结构胶加固;较窄小的板材由于无法开槽打孔,只能用胶粘剂相互粘连,形成造型线条。天然石材和陶瓷仿石板由于自身脆性较大,较薄的板材开槽打孔容易脆裂,挂装时薄板容易崩边脱落,引起安全事故,较厚的板材虽然增加了安全性,但重量也会同时增加,从而造成荷载大,使各种成本费用增加,较窄小的板用胶粘剂粘连,在室外雨雪、风压、尘土、紫外线等各种环境的侵蚀下,胶粘剂的粘性会逐步降低,加之板材的自重,很容易造成脱落引起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软体连接的水泥基复合超高性能人造石板材,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软体连接的水泥基复合超高性能人造石板材,包括采用以强压为必要手段之一制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人造石板材,其特征是人造石板材内埋设有网片,网片的网格中设置有连接软体,所述连接软体的上顶部与人造石板材的背部齐平,所述人造石板材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经强振、强压、抽真空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板材本体背部设有规则或不规则埋设突出物,所述任意两埋设突出物之间的沟缝接近于网片。
作为优选,所述板材本体厚度为5~25mm。
作为优选,所述网片为不锈钢网片。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软体为“T”型状。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软体为块状或柱状。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软体的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软体底部位于不锈钢网片的网格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所必需的基本材料和配方工艺为基础要求,以强振、强压、抽真空为主要制板方法。强压、抽真空是现有建筑桥梁等制作超高性能混凝土很难达到的制作条件;强压结合吸水布能挤出和吸走板材中的水分;抽真空能抽出板材中的气体和多余的水分,两者能使水分减少20%以上,能使板材的密实度更高,从而更能达到超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越低、强度越高的条件。
整板连接在一起的网片作为骨料,比超高性能混凝土所必需的分散性的钢纤维具有更好的连接支撑的骨架作用,挤压形成的突出物是多个深浅不一的压制体,如雕刻好的压板、模压板等,对板材背部进行强压形成的,这样可以让网片不浮出板材表面,挤压突出物作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一部分,让网片凝固后与板材本体完全成为一个整体,多个突出物对网片中的各点形成均匀压制,让网片稳定在超高性能混凝土板材中并与之浑然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兵,未经钟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24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