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升降植物培养及拍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2161.2 | 申请日: | 201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2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梁文君;白江平;毕真真;秦天元;李鹏程;许德蓉;王一好;王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植物 培养 拍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升降植物培养及拍照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和盖子,箱体内有隔板,箱体内设有限位凸条,限位凸条顶部灵活设有卡扣,种植板通过限位凸条放置在箱体内,种植板通过抽绳连接拉杆。本实用新型方便拍照追踪观察同一株组培苗的形态,防止组培苗在拍照过程中被污染而不能继续追踪观察,节约时间和试验材料,极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该装置制作方便,设备用料简单耗材少,材料价格便宜,操作简便,省工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验仪器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植物培养及拍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常常通过处理MS培养基来模拟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观察不同基因型在不同的非胁迫处理下组培苗的表型变化。在组培苗的表性指标中,根部的形态特征对于研究组培苗响应非生物胁迫具有重要意义。观察组培苗根部形态首先要将组培苗从锥形瓶里取出来。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观察固体培养基中的组培苗时,需要先清洗干净组培苗根部的琼脂才能拍照观察,但是这种做法对根部损伤较大,而且拍完照后不能再重新放回锥形瓶中继续生长,液体培养基中的组培苗拍完照也不能再放回锥形瓶中继续生长,因为组培苗已经被污染,导致后期无法对同一株系进行追踪观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设计了本实用新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升降植物培养及拍照装置,旨在解决拍照观察组培苗形态时,组培苗已被污染不能对同一植株进行追踪观察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升降植物培养及拍照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和盖子,箱体内有隔板,箱体内设有限位凸条,限位凸条顶部灵活设有卡扣,种植板通过限位凸条放置在箱体内,种植板通过抽绳连接拉杆。
优选的,箱体和盖子为方形,能够相互吻合,
优选的,隔板将箱体底部分为不同的培养区间,可以对培养植物的液体进行不同设置,从而进行不同处理的试验,例如不同盐浓度的胁迫处理。
优选的,限位凸条与种植板上的卡槽相吻合,从而限制种植板只能上下移动。
优选的,限位凸条顶端设有小孔,卡扣插入小孔,从而避免种植板上升至限位凸条外,使植物的茎叶具有一定空间,同时,需要清洗时拔出卡扣可以实现将种植板取出。
优选的,抽绳穿过密封口连接拉杆,通过提拉杆实现将种植板提起
优选的,种植板上设有种植物的种植孔。
优选的,种植孔底部是中空圆筒,一方面避免刚插入的组培苗倒伏,另一方面保持与营养液面有一定的距离。
优选的,通气孔的数量为3,密封口的数量为2,限位凸条有8条,卡槽有8个,种植孔共有12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升降植物培养及拍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升降植物培养及拍照装置上升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升降植物培养及拍照装置的种植板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升降植物培养及拍照装置的种植板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可升降植物培养及拍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可升降植物培养及拍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通气孔1;盖子2;卡扣3;限位凸条4;种植板5;隔板6;密封口7;抽绳8;拉杆9;电机10;吊绳11;插头12;变压器13;定时装置14;接头15;电磁体16;接口17;弹簧电线18;箱体19;螺线圈20;卡槽51;种植孔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21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昆虫诱捕器
- 下一篇:车载式液体融雪剂撒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