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负荷编织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1869.6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7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薛国元;薛淑冬;卢新奇;卢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州市群力制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12;B32B27/30;B32B27/36;B32B27/32;B32B7/12;B32B3/08;D04C1/06;D04C1/02 |
代理公司: | 41133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秦贞明 |
地址: | 4547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覆带 编织带 编织 编织带芯 本实用新型 高负荷 纱编织 涤纶 环氧树脂 延展性 弹性纤维层 氨纶纤维 缓冲纤维 加热定型 耐候性 内侧壁 外侧壁 芯线层 拉伸 粘接 织带 联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负荷编织带,包括编织包覆带和编织带芯,所述编织包覆带包裹在编织带芯上,所述编织带芯的外侧壁与编织包覆带的内侧壁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在一起,所述编织包覆带包括第一编织带和第二编织带,所述编织带芯包括缓冲纤维层、多个氨纶纤维芯线层和多个弹性纤维层。本实用新型,编织包覆带经过加热定型,使其宽、长固定,以减少拉力产生不同延展性,并且第一编织带由48条PVC包住涤纶抽成纱编织而成,可以负荷53KG的重力,再加上第二编织带由30条PVC包住涤纶抽成纱编织而成,可以负荷37KG的重力,通过编织带芯套设编织包覆带,增强分子间的联结力加强拉伸强度,增强了编织带的耐候性和高负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负荷编织带。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上的编织材料,一般分为天然及合成两种,天然中有原藤、布袋莲、竹子或棕榈叶等,目前市面上提供的编织带均由尼龙或涤纶经染色染成所需颜色,再利用编织机编成圆柱状,主要运用在鞋条或旅行袋等日常用品上,但是这些材料制成的编织带负载强度低,短时间内无法承受大量的重物,不实用。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负荷编织带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市面上提供的编织带均由尼龙或涤纶经染色染成所需颜色,再利用编织机编成圆柱状,主要运用在鞋条或旅行袋等日常用品上,但是这些材料制成的编织带负载强度低,短时间内无法承受大量的重物,不实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负荷编织带,包括编织包覆带和编织带芯,所述编织包覆带包裹在编织带芯上,所述编织带芯的外侧壁与编织包覆带的内侧壁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在一起,所述编织包覆带包括第一编织带和第二编织带,所述编织带芯包括缓冲纤维层、多个氨纶纤维芯线层和多个弹性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编织带包裹在第二编织带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编织带与第二编织带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在一起。
优选的,多个所述氨纶纤维芯线层均等间距的设置在缓冲纤维层内,每个所述氨纶纤维芯线层均呈环形波浪状,所述缓冲纤维层与氨纶纤维芯线层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粘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氨纶纤维芯线层套接在对应的弹性纤维层外侧,每个所述弹性纤维层与氨纶纤维芯线层之间均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在一起,所述弹性纤维层与氨纶纤维芯线层的连接面呈相匹配的波浪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编织带的内侧与缓冲纤维层的外侧之间均通过环氧树脂粘接。
优选的,编织带可为尼龙线或PE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编织包覆带的宽度根据编织带芯宽度而定,使编织包覆带可以包裹住编织带芯,其形状与编织带芯形状相一致,最后经过加热定型,使其宽、长固定,以减少拉力产生不同延展性,并且第一编织带由48条PVC包住涤纶抽成纱编织而成,可以负荷53KG的重力,再加上第二编织带由30条PVC包住涤纶抽成纱编织而成,可以负荷37KG的重力,通过编织带芯套设编织包覆带,增强分子间的联结力加强拉伸强度,增强了编织带的耐候性和高负荷性;
2、氨纶纤维芯线层设计为波浪状,使得缓冲纤维层、氨纶纤维芯线层和弹性纤维层之间具有相互支撑的作用,氨纶纤维芯线层采用氨纶纤维材料,使得氨纶纤维芯线层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其伸展度可以达到200%,且释放外力后能迅速回复为原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织带的伸展度及回弹性能,使得本新型弹性织带的可以非常轻松的被拉伸,拉伸后又可迅速的回复为原样,增强了该织带的韧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负荷编织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州市群力制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孟州市群力制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1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凉感功能性面料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包装用铝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