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水密封总成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1665.2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3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0J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高钊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防水 密封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水密封总成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防水密封总成包括下盖板、上盖板和压板。下盖板压设于车辆的车顶外侧,下盖板上开设有与车顶上的导线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上盖板压设于下盖板的上方,上盖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压板,压设于上盖板的上方,用于封闭第二通孔。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供线束贯穿的过孔,线束从车内依次沿导线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过孔穿到车外。采用上述防水密封总成,通过下盖板与车顶之间、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下盖板和压盖之间,均能形成有效密封,可以有效提高防水性和密封性,同时,导线的穿出方式可以灵活多变,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水密封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当车辆驾驶室顶部需要装配警灯、指示灯、摄像头、雷达等装置时,多根导线或专用通讯线缆将从驾驶室内顶棚穿到驾驶室外部。此时驾驶室顶棚需开过线孔。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过线孔处设置防水橡胶圈,通过防水橡胶圈将线束包裹,以防止车外的水进入车内,增加线束过孔的密封性和防水性,但是,上述设置依然不能有效防止雨水顺着导线渗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水性和密封性好的用于车辆的防水密封总成。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将不同的导线隔开,以防止电磁干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水密封总成,包括:
下盖板,压设于所述车辆的车顶外侧,所述下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车顶上的导线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
上盖板,压设于所述下盖板的上方,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压板,压设于所述上盖板的上方,用于封闭所述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供线束贯穿的过孔,所述线束从车内依次沿所述导线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过孔穿到车外。
可选地,所述压板上设置有紧固件,用于将所述下盖板、所述上盖板、所述压板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到所处车顶。
可选地,所述上盖板靠近所述下盖板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盖板靠近所述上盖板的一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合组成供所述线束穿过的所述过孔。
可选地,所述过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车顶平行。
可选地,所述过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车顶呈预设角度且所述过孔的出口方向朝向所述车顶。
可选地,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均为三元丙烯橡胶板。
可选地,所述压板为钢板。
可选地,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是一体成型的。
可选地,所述线束包括至少一条导线,每一所述导线均对应一个过孔,所述过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导线的外径。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顶上设有上述的用于将线束从车内引导至车外的防水密封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防水密封总成,包括下盖板、上盖板和压板。下盖板压设于车辆的车顶外侧,下盖板上开设有与车顶上的导线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上盖板压设于下盖板的上方,上盖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压板,压设于上盖板的上方,用于封闭第二通孔。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供线束贯穿的过孔,线束从车内依次沿导线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过孔穿到车外。采用上述防水密封总成,通过下盖板与车顶之间、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下盖板和压盖之间,均能形成有效密封,可以有效提高防水性和密封性,同时,导线的穿出方式可以灵活多变,提高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16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