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机舱进气格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1654.4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0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培元;崔萍;冯森柳;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8 | 分类号: | B60K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机舱 格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机舱进气格栅,包括格栅本体(1)、若干个通风口(2)和若干块格栅片(3);若干个通风口(2)间隔设置在格栅本体(1)上,若干块格栅片(3)平行嵌装在格栅本体(1)内并对应设置在若干个通风口(2)上,形成进气格栅结构;所述的格栅片(3)的中部向内弯折呈折角结构,使格栅片(3)的折角一侧固定在格栅本体(1)上,格栅片的折角另一侧倾斜罩盖在通风口(2)上,且格栅片(3)与格栅本体(1)的夹角,即格栅角度a,的范围为30°‑36°。本实用新型能提高进风量,以满足车辆在恶劣工况下行驶时电机冷却回路的降温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机舱进气格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车辆的进气格栅的作用是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飞虫、石子等进入机舱,从而保护水箱和舱内的各个部件避免受外物撞击,同时通过进气对动力部件的工作提供有效的散热,为发动机降温;另外还能起到装饰的作用。
当车辆在恶劣工况下(如长距离爬坡等)行驶时,尤其是电动大巴,电机发热严重,对进风量有较高要求,而现有技术的进气格栅的格栅片的设置角度大多为45°甚至更大,其进风量不能满足电动大巴车在恶劣工况下的行驶时电机冷却回路的降温要求,急需通过有效地措施提升电机冷却模块的进风量,否则会极大的影响到电机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另外,45°甚至更大角度设置的格栅片导致机舱暴露在外界的面积较大,不利于对机舱内零部件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机舱进气格栅,能提高进风量,以满足车辆在恶劣工况下行驶时电机冷却回路的进风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机舱进气格栅,包括格栅本体、若干个通风口和若干块格栅片;若干个通风口间隔设置在格栅本体上,若干块格栅片平行嵌装在格栅本体内并对应设置在若干个通风口上,形成进气格栅结构;
所述的格栅片的中部向内弯折呈折角结构,使格栅片的折角一侧固定在格栅本体上,格栅片的折角另一侧倾斜罩盖在通风口上,且格栅片与格栅本体的夹角,即格栅角度a,的范围为30°-36°。
所述的格栅角度a为33°。
所述的格栅片与格栅本体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通风口和格栅片的数量均为8个。
所述的格栅片的长度不超过通风口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格栅角度优化至30°-36°,使得格栅进风量有一定的提升,且在格栅角度为33°时达到进风量最优,满足电动大巴等车辆对进气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将格栅角度优化至30°-36°,使得机舱暴露在外界的面积更小,且格栅片为向内的凹状折角结构,对于机舱内零部件的保护作用更强,格栅具备的装饰效果也有一定的提升。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宜在各车型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辆机舱进气格栅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辆机舱进气格栅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辆机舱进气格栅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辆机舱进气格栅中格栅片的截面图。
图中,1格栅本体,2通风口,3格栅片,a格栅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16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