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伞状物的锥形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1413.X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3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坛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盛博休闲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5/28 | 分类号: | E04H15/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伞状物 锥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伞状物的锥形顶结构,伞状物由支撑杆、撑骨架及包覆面组成,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有一金属套管,所述金属套管内设有一弹簧,所述金属套管上还插接有一顶杆,所述包覆面固定在撑骨架上且其中部具有一与所述金属套管及顶杆相对应的锥形顶,所述顶杆限位于锥形顶顶部与弹簧之间,本实用新型的锥形顶和包覆面为一体成型结构,收拢时包覆面把顶杆及弹簧压下,打开时顶杆在弹簧作用下上弹使其容易打开,本实用新型没有接缝,美观、强度高,不易产生泄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状物的锥形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伞状物其包覆面一般是在其中心位置设置一孔,支撑杆顶部穿过该孔,再通过垫片等起到密封作用的物件将孔外周的包覆面与支撑杆顶部固定,这种结构的伞状物由于接缝的存在,受力至一定程度,包覆面与支撑杆的连接处存在开裂的风险,同时该接缝也是造成泄漏的主要区域;如将包覆面不开孔直接固定于支撑杆上则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产生,但实际应用过程中,撑骨架是上下滑动连接在支撑杆上的,支撑杆始终有部分凸起于撑骨架上,为配合支撑杆凸起部分的形状,需要在包覆面上制造出锥形顶,锥形顶过高,在伞状物打开状态下则锥形顶无法得到有效支撑呈塌陷状,增大了风阻;如取消锥形顶的设计或缩小锥形顶的高度,则伞状物无法进行收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伞状物的锥形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伞状物的锥形顶结构,伞状物由支撑杆、撑骨架及包覆面组成,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有一金属套管,所述金属套管内设有一弹簧,所述金属套管上还插接有一顶杆,所述包覆面固定在撑骨架上且其中部具有一与所述金属套管及顶杆相对应的锥形顶,所述顶杆限位于锥形顶顶部与弹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套管内中部设有一垫块,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垫块上方的金属套管内,所述垫块下方的金属套管套置并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底部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金属套管顶部设有限位环。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顶和包覆面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锥形顶和包覆面为一体成型结构,没有接缝,美观、强度高,不易产生泄漏;配合锥形顶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独特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由金属套管、弹簧和顶杆组成,伞状物打开时,弹簧作用于顶杆上弹,使其易于打开,完全打开后顶杆撑起锥形顶,使其保持挺立状态,减小风阻;伞状物收拢时,锥形顶压迫顶杆及弹簧回缩,使伞状物可以顺利收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伞状物的锥形顶结构,伞状物由支撑杆1、撑骨架2及包覆面3组成,所述支撑杆1顶部固定有一金属套管4,所述金属套管4内设有一弹簧5,所述金属套管4上还插接有一顶杆6,所述包覆面3固定在撑骨架2上且其中部具有一与所述金属套管4及顶杆6相对应的锥形顶7,所述顶杆6限位于锥形顶7顶部与弹簧5之间。
其中,所述金属套管4内中部设有一垫块8,所述弹簧5设置于所述垫块8上方的金属套管4内,所述垫块8下方的金属套管4套置并固定在所述支撑杆1上,所述锥形顶7和包覆面3为一体成型结构,顶杆6顶部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1底部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金属套管4顶部设有限位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盛博休闲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盛博休闲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14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坡监测与预警剪力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裸磁机泻矿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