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随病床转运的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1394.0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8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甘天朋;朱雪清;袁胜;王丽婷;葛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A61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赵立军;石辉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主动脉 内球囊反搏机随 病床 转运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随病床转运的连接器,其包括:固定杆,其侧壁设置有固定夹卡扣在病床床架一侧,所述固定杆两端均设置有旋转接头;伸缩杆,其包括套管和插管,所述套管和插管相互插接,二者通过相对移动实现所述伸缩杆的伸缩;以及连接杆,其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另一端的旋转接头,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固定爪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随病床转运的连接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防止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随病床转运过程中,由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离病床的距离忽远忽近导致主动脉内球囊导管于体内位置移动、心电连接脱落等意外的发生,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随病床转运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经皮机械循环支持装置之一。IABP 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是改善冠脉供血、降低心脏后负荷和室壁张力、中等程度增加心排血量 (CO)、维持血压等。IABP已广泛应用于心功能不全等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手术后,IABP需随着病人从手术室转移到病房,在转移过程中,因心电连接线及球囊导管长度有限,需专人同时把持病床和IABP,保证病床与IABP相靠近以及前进方向一致。因病床、IABP、人三者在行进中的速度的不可控,会导致病床与IABP距离忽近忽远,容易牵拉到心电连接线及球囊导管,导致心电连接断开,影响IABP的稳定工作;或者球囊导管移位,使得IABP效果打折,甚至损伤肾动脉等。
因此设计一种用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随病床转运的连接器,保证IABP在随病床转移过程中与其同步前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随病床转运的连接器,其保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在随病床转移过程中与其同步前行,避免牵拉心电连接线及球囊导管,保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的稳定工作,保障病人生命安全,并且同时可以减少转运人数,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随病床转运的连接器,其包括:
固定杆,其侧壁设置有固定夹卡扣在病床床架一侧,所述固定杆两端均设置有旋转接头;
伸缩杆,其包括套管和插管,所述套管和插管相互插接,二者通过相对移动实现所述伸缩杆的伸缩,所述插管的自由端与所述固定杆一端的旋转接头连接,所述套管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固定爪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连接;
以及连接杆,其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另一端的旋转接头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固定爪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夹包括固定夹板和移动夹板,所述固定夹板侧壁设置有可容所述移动夹板插入的插槽,所述移动夹板插入所述插槽内,所述移动夹板插入凹槽内一端垂直向外侧延伸设置有凸沿,所述插槽周沿垂直向内侧延伸设置有一矩形框状挡沿,所述插槽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移动夹板连接,所述固定夹板远离移动夹板一端垂直向外侧延伸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移动夹板远离固定夹板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挡板平行的第二挡板。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夹为台钳,其包括底座、固定钳身、活动钳身和丝杠,所述固定钳身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钳身设置有导螺母,所述活动钳身设置有与丝杠匹配的内螺纹,所述丝杠穿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导螺母连接,所述活动钳身通过丝杠带动实现钳口的开合,从而卡扣在病床床架一侧。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夹为环扣结构,其包括夹持部和固定部,所述夹持部和固定部均为圆弧形,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加持部与所述固定杆轴承连接,所述夹持部和固定部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孔,两个孔相对应,孔内穿设有销轴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1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