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家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1343.8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8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吕鹏;张梓晗;陶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61/00 | 分类号: | A47B61/00;H05B3/14;H05B3/20;D06F58/10;A61L2/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孙琴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装置 | ||
1.一种智能家居装置,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设有用于存放物品的空腔,所述柜体(1)的体壁夹层内设有发热模块(2),所述发热模块(2)包括从外往内依次设置的外保护层(21)、绝缘层(22)、电极层(23)、导电发热层和内保护层(25),所述导电发热层为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所述电极层(23)与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之间接触连接;所述电极层(23)通过导线(26)外接电源从而给所述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供电使其发热;所述柜体(1)的空腔内设有杀菌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体壁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板层(11)、保温层(12)、内板层(13),所述发热模块(2)设置在保温层(12)和内板层(13)之间的夹层内,并通过粘接层(14)将发热模块(2)粘紧在保温层(12)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空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柜体(1)外侧设有一个控制面板(3),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控制面板(3)相连接,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面板(3);所述电极层(23)通过导线(26)连接到控制面板(3)上,通过控制面板(3)的电源模块给发热模块(2)供电;所述杀菌模块与控制面板(3)相连接并受控于控制面板(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23)包括正、负两个电极,每个电极包括一个集流条(231)和与集流条(231)相垂直的多个内电极条(232),多个内电极条(232)设置在集流条(231)的内侧且等间隔排布,正、负两个电极的多个内电极条(232)等间隔的交叉排布,构成叉指电极结构;所述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与多个内电极条(232)相接触,正、负两个电极的集流条(231)位于所述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的左右两侧且与所述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发热膜(24)之间留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模块采用紫外线杀菌灯(4),所述紫外线杀菌灯(4)位于柜体(1)的空腔顶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体壁夹层内设有多个发热模块(2),多个发热模块(2)之间相互并联或依次串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2)采用保温棉或是聚氨酯材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层(11)和内板层(13)均为木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134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