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仪器同步刺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0765.3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1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曹乐;徐逸帆;魏德轩;黄经纬;陆彦希;刘乐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18 | 分类号: | A61N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刘朵朵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仪器 同步 刺激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仪器同步刺激系统,包括单片机以及至少两个刺激器,刺激器包括信号输出模块,信号输出模块包括输出端子以及并联设置的下拉电阻和TVS管,每个信号输出模块的下拉电阻与TVS管并联的一端均与单片机的同一个I/O口相连,并联的一端还与其对应的输出端子相连,下拉电阻与TVS管并联的另一端均接地;相邻的两个刺激器的输出端子相连,输出端子用于对相邻两个刺激器分别进行信号输出和输入。本实用新型中的多刺激器不存在固定主从机,可选择任意刺激器作为主机,可以控制多个刺激器同时启动和停止,并且其中一个刺激器有故障停止工作时,不会影响其他刺激器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同步刺激器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生物刺激的多仪器同步刺激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仪器被应用在生理药理实验中来,以此深化对自然生命的理解。生理电刺激器是指可以向生物组织施加电刺激的设备,对研究对象或组织施加刺激后引起其生理变化,以此进行研究。电刺激器在生理药理实验领域处于重要地位,比如随着现代社会压力增大,神经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升高,电刺激惊厥实验是建立动物抑郁模型的重要方法;在进行动物行为学研究实验时,运用电信号刺激动物的某个部位,可以根据动物做出的反映,识别该部位的功能状态。
生物刺激器输出的刺激波形、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等参数,对同一状态的生物或组织都会产生不同的生理影响。比如不同电刺激波形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定向排列有着很大影响;刺激频率的高低对生物状态有明显影响,频率很低时可以用来治疗生物组织,而频率大于临界值,对生物产生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动物对比实验方式,是在生理药理效价评定中常见的实验方式。因为市场上刺激器的局限性,现在进行对比实验时,都是设置好刺激参数后,分别对实验对象进行独立实验,这样的刺激方式效率低下且精确性不高。在多仪器同步刺激方案上,现有的无线网络中的同步触发控制方法,触发延时时长相比纯硬件触发时间较长,并且因为Wifi网络而增大了信号不稳定的可能因素。市场上的刺激器在进行同步控制刺激时,必须有固定的主刺激器,一旦主刺激器发生故障,就无法实现多仪器同步刺激,给正常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仪器同步刺激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仪器同步刺激系统,包括单片机以及至少两个刺激器,刺激器包括信号输出模块,所述信号输出模块包括输出端子以及并联设置的下拉电阻和TVS管,每个信号输出模块的下拉电阻与TVS管并联的一端均与单片机的同一个I/O口相连,并联的一端还与其对应的输出端子相连,下拉电阻与TVS管并联的另一端均接地;相邻的两个刺激器的输出端子相连,输出端子用于对相邻两个刺激器分别进行信号输出和输入。
进一步的,所述刺激器有4个,所述输出端子为4端口接线端子,每个信号输出模块的下拉电阻与TVS管并联的一端均与其对应的输出端子的1号端和3号端相连,输出端子的2号端和4号端均接地;第1个刺激器的输出端子的3号端与第2个刺激器的输出端子的1号端相连,第1个刺激器的输出端子的4号端与第2个刺激器的输出端子的2号端相连;第2个刺激器的输出端子的3号端与第3个刺激器的输出端子的1号端相连,第2个刺激器的输出端子的4号端与第3个刺激器的输出端子的2号端相连;第3个刺激器的输出端子的3号端与第4个刺激器的输出端子的1号端相连,第3个刺激器的输出端子的4号端与第4个刺激器的输出端子的2号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刺激器对应的I/O口均为外部中断模式,所有刺激器对应的I/O口并行连接,且为同步输入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刺激器的中断采用LPC1768的外部中断3方式,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LPC1768,所述信号输出模块与单片机相连的I/O口为P2.13。
进一步的,所述刺激器的信号输出模块之间通过杜邦线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0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