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0087.0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2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刘静;杜登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盈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勾 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 锁扣件 对接方向 锁扣结构 对接面 推钮 倾斜设置 锁扣位置 锁位置 锁扣 移动 本实用新型 锁扣位置时 电子装置 可拆卸式 反方向 解锁 卡合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扣结构,用以锁扣电子装置的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一壳体上,锁扣结构包括一锁扣件,安装于第一壳体上,以沿对接方向或反方向在锁扣位置和解锁位置间移动,锁扣件包括一推钮和由推钮朝向第二壳体延伸的至少一第一卡勾,锁扣结构还包括设于第二壳体上的至少一第二卡勾,当推动推钮使锁扣件在锁扣位置和解锁位置间移动时,至少一第一卡勾与至少一第二卡勾卡合或分离,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锁扣或解锁;其中:锁扣件沿对接方向移动至锁扣位置时,第一卡勾具有朝向第二卡勾设置的一第一对接面,且第一对接面向对接方向倾斜设置;第二卡勾具有朝向第一对接面倾斜设置的一第二对接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扣结构,尤指一种防止松脱的锁扣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手持终端,其包括相互卡扣的后壳和电池壳,为保证后壳和电池壳卡扣的稳定性,常通过一个锁固件对后壳和电池壳进行锁固,即锁固件安装在后壳上,并通过锁固件上的锁钩与电池壳上的锁槽配合,将后壳与电池壳锁固在一起。需要取出电池时,只需滑动锁固件,使锁钩从锁槽中脱离,再翻开电池壳,即可取出电池。
然而,这种手持终端在受外力撞击时,电池壳将产生脱离后壳的趋势,使得锁槽首先向上顶推锁钩,锁钩进而形变并产生倾斜,锁槽沿倾斜方向继续顶推锁钩,该倾斜方向的顶推力产生向外顶推锁钩的分量,使得锁钩脱离锁槽,锁固效果差;特别是在手持终端跌落并连续翻滚时,手持终端连续受到外来撞击,甚至会导致电池松脱,手持终端断电,造成数据丢失。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锁扣结构,采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创作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松脱的锁扣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扣结构,用以锁扣电子装置的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锁扣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以沿对接方向或反方向在锁扣位置和解锁位置间移动,所述锁扣件包括一推钮和由所述推钮朝向所述第二壳体延伸的至少一第一卡勾,所述锁扣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至少一第二卡勾,当推动所述推钮使所述锁扣件在锁扣位置和解锁位置间移动时,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勾与所述至少一第二卡勾卡合或分离,使得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锁扣或解锁;其中:所述锁扣件沿所述对接方向移动至所述锁扣位置时,所述第一卡勾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卡勾设置的一第一对接面,且所述第一对接面背向所述对接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卡勾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对接面倾斜设置的一第二对接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大致平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等于30°。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介于1°至15°之间。
可选地,一导引斜面设于所述第一卡勾或所述第二卡勾上,与所述第一对接面或所述第二对接面相邻,用以导引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对接。
可选地,所述锁扣件由锁扣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相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盈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盈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0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式指纹锁电池盒
- 下一篇:一种塑料框架包围的软包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