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钢管视觉检测的信息采集设备及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8879.4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5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瑕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恩韦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2 | 分类号: | G01N21/952 |
代理公司: | 11471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葛钟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阵相机 光源 钢管 信息采集设备 钢管表面 视觉检测 检测 检测系统 人工视觉 图像数据 申请 照亮 采集 穿过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钢管视觉检测的信息采集设备和检测系统。所述信息采集设备包括:线阵相机,用于采集钢管表面的图像数据;光源,用于照亮钢管表面;框架,用于形成钢管穿过的空间,以及设置线阵相机和光源;线阵相机和光源均设置在框架上,且每个线阵相机两侧均至少各设置一个光源。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代替人工视觉检测,解决现有的对钢管外表面的视觉检测中,检测效率低和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铁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管视觉检测的信息采集设备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管生产中,特别是无缝钢管的生产过程中,对钢管表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使用过程中钢管内部充满高压油等介质,表面的划痕会导致钢管强度降低,寿命缩短。因此,无缝钢管生产过程中都要进行检测,其检测主要包括漏磁检测和视觉检测两道工序。其中,漏磁检测无法检测出钢管表面的小划痕,辊道压伤等痕迹,必须进行视觉检测才能检测出。
现有技术中,视觉检测一般都是依靠人工检测来完成的,人工检测除了速度慢之外,由于钢管长度较长也难以保证人工检查到外表面的全部缺陷。另外,人工长时间对着钢管看会造成视觉疲劳,既会导致效率下降又会导致精度下降。
也就是说,现有的对钢管外表面的视觉检测中,存在检测效率低和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钢管视觉检测的信息采集设备及检测系统,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对钢管外表面的视觉检测中,检测效率低和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钢管视觉检测的信息采集设备,包括:
线阵相机,用于采集钢管表面的图像数据;
光源,用于照亮钢管表面;
框架,用于形成钢管穿过的空间,以及设置所述线阵相机和所述光源;
所述线阵相机和所述光源均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每个所述线阵相机两侧均至少各设置一个所述光源。
可选的,所述线阵相机设置有多个,且均匀设置在所述框架四周,用于采集钢管表面圆周上的不同位置的图像数据。
可选的,所述信息采集设备还包括:直线导轨和负载支架;
所述线阵相机和所述光源均设置在所述负载支架上,所述负载支架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直线导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以使所述直线导轨滑动时所述线阵相机和所述光源能靠近或远离待检测的钢管。
可选的,所述信息采集设备还包括:第一伺服电机;
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和所述框架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直线导轨在所述框架上直线移动以调整所述线阵相机的采集距离。
可选的,所述信息采集设备还包括:第二伺服电机;
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光源和所述负载支架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光源转动以调整所述光源的光照角度。
可选的,所述线阵相机和所述直线导轨均设置有4个;
所述4个线阵相机分别位于所述框架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相邻的两个线阵相机之间的夹角为90°;
位于所述框架上方和下方的所述直线导轨垂直于水平面,位于所述框架左侧和右侧的2个所述直线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45°,且位于所述框架左侧和右侧的2个所述直线导轨之间的夹角为90°。
可选的,所述信息采集设备还包括:外壳;
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
所述外壳的两侧包括位置相对应的钢管入口和钢管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恩韦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希恩韦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88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检测基板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PCB视觉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