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的生态屋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58530.0 | 申请日: | 2019-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3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唐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佰邦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04;A01G25/00;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生态 屋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的生态屋顶,包括建筑屋顶,所述建筑屋顶上设置有植被,所述建筑屋顶上设置有护墙,所述护墙上设置有第一蓄水槽,所述护墙上设置有与第一蓄水槽相通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蓄水槽内设置有控制第一出水口启闭的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对植被浇灌便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的生态屋顶。
背景技术
目前海绵城市由于其可将城市水循环系统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相结合而受到广泛关注和落实,其中海绵城市的建筑屋顶上通过种植绿植可在下雨时对雨水进行收集,以缓解城市雨水径流的压力。
现有的海绵城市的建筑屋顶上,通过在植被和原建筑顶之间设置的蓄排水层来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当雨量较大、蓄排水层无法收集时雨水通过屋顶上设置的排水管道将过多的雨水传输到位于屋顶下方的蓄水池内,当长时间无降雨、蓄排水层内的蓄水已用尽时需要通过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传输到屋顶对植被进行灌溉。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长时间无降雨时需要通过水泵将位于屋顶下方的蓄水池内的水传输到屋顶进行植被灌溉,故现有的海绵城市的建筑屋顶存在蓄水容量低且对植被浇灌不便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的生态屋顶,具有对植被浇灌便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的生态屋顶,包括建筑屋顶,所述建筑屋顶上设置有植被,所述建筑屋顶上设置有护墙,所述护墙上设置有第一蓄水槽,所述护墙上设置有与第一蓄水槽相通的第一出水口,所述护墙上设置有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的浇灌管,所述浇灌管设置于植被上方,所述浇灌管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蓄水槽内设置有控制第一出水口启闭的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降雨时,护墙内的第一蓄水槽对雨水进行收集,当需要对建筑屋顶上的植被进行浇灌时,操作者通过操控控制组件使第一出水口敞开,第一蓄水槽内的水流出第一出水口并流入到浇灌管内,浇灌管内的水通过第二出水口淋到植被上完成灌溉,不需通过水泵将位于建筑屋顶下方的蓄水池内的水泵到建筑屋顶上,对植被浇灌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第一蓄水槽内且与护墙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驱动挡板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挡板挡住第一出水口,当需要对植物进行浇灌时,操作者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挡板向上移动使第一出水口敞开,第一蓄水槽内收集的雨水从第一出水口流出以用于对植物的浇灌,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蓄水槽内壁上设置有穿透护墙的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高度高于第一出水口,所述护墙上设置有与第一溢流口相通的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位于建筑屋顶下方的蓄水池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量太大时,第一蓄水槽内的雨水量增加,当第一蓄水槽内雨水的水平面高于第一溢流口时部分雨水通过第一溢流口流入第一排水管,并通过第一排水管流到位于建筑屋顶下方的蓄水池内以做进一步应用,减轻建筑屋顶的排水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挡板上水平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液压缸竖直固定在护墙外壁上,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板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时连接板雨水以防止雨水淋到液压缸;当需要对建筑屋顶的植被进行灌溉时,操作者启动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连接板向上移动,带动挡板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一出水口敞开,第一蓄水槽内的水从第一出水口流出;待浇灌完成时,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带动挡板重新挡住第一出水口,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佰邦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佰邦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8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