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区边坡截水蓄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7892.8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9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安锡光;严明;张绍平;安兴;刘玉梅;王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能投缘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E03F3/04;E03F5/10;E03F5/14;E03F5/22 |
代理公司: | 11344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东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水沟 排洪 蓄水池 本实用新型 蓄水系统 截流堰 蓄水口 边坡 矿区 土木工程技术 水资源 施工过程 挡水面 进口处 排水沟 渣格栅 自流水 回用 坡顶 水管 雨水 节约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区边坡施工过程中的截水蓄水系统。一种矿区边坡截水蓄水系统,由截水沟、蓄水池和排洪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水沟由设置在坡顶的第一截水沟、设置在陡坡中部的第二截水沟和设置在陡坡底部的第三截水沟组成;所述的截水沟通过排水沟接入到排洪沟内;所述的排洪沟内设有截流堰,截流堰挡水面一侧的排洪沟底部开设有蓄水口,所述的蓄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池的进口相连通,蓄水池的进口处设有拦渣格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蓄水池,能够将流失的雨水和自流水收集起来,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回用,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区边坡施工过程中的截水蓄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矿区边坡施工时,常常需要进行灌溉,而灌溉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资源。在矿区边坡上,一方面存在坡顶的自流水流下,另一方面,雨水也会顺着边坡流下。雨水和自流水的流动不但会冲刷边坡,同时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如何将这些浪费的水资源收集起来并加以回用,这是在施工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矿区边坡施工过程中的截水蓄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矿区边坡截水蓄水系统,由截水沟、蓄水池和排洪沟组成,所述的截水沟由设置在坡顶的第一截水沟、设置在陡坡中部的第二截水沟和设置在陡坡底部的第三截水沟组成;所述的截水沟通过排水沟接入到排洪沟内;所述的排洪沟内设有截流堰,截流堰挡水面一侧的排洪沟底部开设有蓄水口,所述的蓄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池的进口相连通,蓄水池的进口处设有拦渣格栅。
所述的水管上设有蓄水阀门。
所述的蓄水池底部设有出水口。
所述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软管,所述的出水软管的出水端设置在待灌区域。
所述的蓄水池由第一蓄水池、第二蓄水池和第三蓄水池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蓄水池、第二蓄水池和第三蓄水池从下往上依次设置在边坡上,相邻两个蓄水池之间的高度差为100m。
所述的第一蓄水池中设有潜水泵,潜水泵的出水口分别设置第二蓄水池和第三蓄水池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截水沟,减少了雨水和自流水对边坡的冲刷,确保了施工的安全;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蓄水池,能够将流失的雨水和自流水收集起来,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回用,节约了水资源;3、通过设置三级蓄水池和潜水泵,确保了为后续灌溉提供足够的水量和高程;4、在进水口处设置拦渣栅,减少泥沙进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截水沟,2-排水沟,3-第二截水沟,4-第三截水沟,5-排洪沟,6-截流堰,7-蓄水阀门,8-拦渣格栅,9-水管,10-出水软管,12-潜水泵,13-第二蓄水池,14-第二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收实施例所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矿区边坡截水蓄水系统,由截水沟、蓄水池和排洪沟组成,所述的截水沟由设置在坡顶的第一截水沟、设置在陡坡中部的第二截水沟和设置在陡坡底部的第三截水沟组成;所述的截水沟通过排水沟接入到排洪沟内;所述的排洪沟内设有截流堰,截流堰挡水面一侧的排洪沟底部开设有蓄水口,所述的蓄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池的进口相连通,蓄水池的进口处设有拦渣格栅。
所述的水管上设有蓄水阀门。
所述的蓄水池底部设有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能投缘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能投缘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78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