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能源空气处理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6752.9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7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庭;姜思航;肖寒松;吕伟华;王宝龙;石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4F13/28;F24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苗青盛;谭云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能源 空气 处理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能源空气处理机组,包括空调箱本体,还包括设置在空调箱本体外部的地源换热器、压缩机、循环泵和复合换热器;空调箱本体内形成气体通道,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回风口;气体通道内按照空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一风机;循环泵的一端与地源换热器相连,另一端与呈并联连接关系的第一换热器和复合换热器相连;压缩机的一端与第二换热器相连,另一端与呈并联连接关系的第三换热器和复合换热器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能源空气处理机组,可以降低常规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机组再热过程中的能耗,并根据能源品位充分利用自然能源降低能耗,实现装置全年均高效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能源空气处理机组。
背景技术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是以冷、热水或蒸汽为媒介,完成对空气的过滤、加热、冷却、加湿、减湿、空气混合等处理过程,实现对空气温度、湿度和洁净度控制的一体式机组。由于具有结构紧凑、功能多样、可根据需求灵活组拼、安装维修方便等优势,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仪表、精密机械制造、医院、制药厂房等洁净工艺空调,也适用于商场、饭店、影剧院等商用及民用大中型公共建筑的舒适性空调。
但是,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影响到系统的能效。例如:(1)再热过程增加能耗。传统一次回风的空气处理过程,制冷工况时往往需要对降温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再热,尤其对于我国长江流域地区,湿负荷较大而显热负荷较小时,再热量大,浪费能源。而若不进行再热则会使室内偏冷,影响热舒适性。(2)采用单一源(如空气、土壤源)热泵机组对空调箱内空气进行处理时,难以全年高效运行。例如采用单一空气源热泵机组时,冬/夏季由于室外空气温度较低/高,热泵机组的效率较低。再如采用单一土壤源热泵机组时,长期运行时往往容易产生土壤热不平衡的问题。(3)传热环节较多,总热阻大。传统空调箱采用热泵机组提供的冷、热水处理空气,冷、热量经制冷剂-水、水-空气两个传热环节,能量品位显著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能源空气处理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处理机组再热过程能耗大,难以全年高效运行,传热环节较多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能源空气处理机组,包括空调箱本体,还包括设置在空调箱本体外部的地源换热器、压缩机、循环泵以及复合换热器;空调箱本体内的中空腔室形成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气体通道内按照空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一风机;循环泵的一端通过管路与地源换热器相连,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一换热器及复合换热器相连,形成第一载冷剂回路;压缩机的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换热器相连,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三换热器及复合换热器相连,形成第一制冷剂回路。
其中,第一载冷剂回路包括第一载冷剂循环支路和第二载冷剂循环支路;第一载冷剂循环支路由第一换热器、地源换热器及循环泵串联连接构成;第二载冷剂循环支路由地源换热器、循环泵和复合换热器的第一介质通道串联连接构成。
其中,第一制冷剂回路包括第一制冷剂循环支路和第二制冷剂循环支路;第一制冷剂循环支路由第二换热器、复合换热器的第二介质通道和压缩机串联连接构成;第二制冷剂循环支路由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和压缩机串联连接构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复合能源空气处理机组,包括空调箱本体,还包括设置在空调箱本体外部的地源换热器、压缩机、循环泵以及复合换热器;空调箱本体内的中空腔室形成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气体通道内按照空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一风机;循环泵的一端通过管路与地源换热器相连,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一换热器、复合换热器以及第三换热器相连,形成第二载冷剂回路;压缩机通过管路与第二换热器及复合换热器相连,形成第二制冷剂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6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智能自助终端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滤芯器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