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手机无折痕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5859.1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3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杰;王益刚;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昌茂粘胶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33/00;B32B27/08;B32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3 | 代理人: | 李艳杰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桥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手机 折痕 保护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手机无折痕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弯折膜区,渐进膜区,面板贴合膜区;所述渐进膜区分布在弯折膜区的两侧,所述面板贴合膜区分布在弯折膜区的另一侧;所述弯折膜区,渐进膜区,面板贴合膜区的厚度保持一致;所述弯折膜区包括:PET膜,主膜,PET膜;所述渐进膜区包括:PET膜,TPU膜,主膜,PET膜;所述面板贴合膜区包括:PET膜,TPU膜,PVA膜,主膜,PET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膜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手机无折痕保护膜。
背景技术
现在的手机已经开始向柔性手机,双面屏等趋势发展。柔性显示基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等材料制成的具有高度可挠性板材,具有重量轻、厚度薄等优点。但是,其本身的阻隔水汽与氧气的能力较弱,由于OLED器件在水汽和氧气的作用下,会出现腐蚀损坏的现象,因此,通常在制作柔性基板时加入阻隔层,以防止水氧向OLED器件方向进行扩散。
然而传统的手机保护膜,在面对手机进行极限弯曲,例如现在的手机的180°进行折叠时,存在长时间使用会有明显的折叠痕迹,以及使用寿命大幅下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手机无折痕保护膜,制备的保护膜,在柔性手机进行弯曲和180°折叠时,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和使用寿命,不会产生折痕。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手机无折痕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包括弯折膜区,渐进膜区,面板贴合膜区;所述渐进膜区分布在弯折膜区的两侧,所述面板贴合膜区分布在弯折膜区的另一侧;所述弯折膜区,渐进膜区,面板贴合膜区的厚度保持一致;所述弯折膜区包括:PET膜,主膜,PET膜;所述渐进膜区包括:PET膜,TPU膜,主膜,PET膜;所述面板贴合膜区包括:PET膜,TPU膜,PVA膜,主膜,PET膜,所述主膜的原料包括:PVA树脂,细菌纤维素,透明硅胶,银纳米线;所述弯折膜区的主膜的厚度为保护膜的60-80%,所述渐进膜区的主膜的厚度为保护膜的30-40%,所述面板贴合膜区的主膜的厚度为保护膜的10-20%。
进一步地,所述主膜的原料包括:100份的PVA树脂,2-4份的细菌纤维素,6-8份的透明硅胶,1-2份的银纳米线。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膜区的宽度为膜厚的4-6倍。
进一步地,所述渐进膜区的宽度为膜厚的4-6倍。
进一步地,所述PET膜的厚度为0.1-0.2mm。
一种柔性手机无折痕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PVA树脂,细菌纤维素,透明硅胶,银纳米线,溶剂,进行充分分散后形成主膜浆料,备用;
(2)在PET膜的表面通过精密涂布机涂布一层主膜浆料,干燥后,然后在面板贴合膜区的区域范围内涂布一层PVA膜,在其他区域继续涂布主膜浆料,干燥后,在面板贴合膜区和渐进膜区的区域范围内涂布一层TPU膜,然后在弯折膜区的区域范围内涂布主膜浆料,干燥;
(3)在步骤2形成的膜的表面上贴合一层PET膜,收卷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多层涂布主膜,在保护膜中形成阶梯分布,通过弯折膜区,渐进膜区,面板贴合膜区中设置不同厚度的主膜,从而使屏幕在极限弯曲时,受力点和拉伸状态分布在弯折膜区,并且在渐进膜区得到了缓冲,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厚度的不同,提高了回复速率和弹性的空间,从而不会产生折痕。
(2)本实用新型中主膜的原料包括:PVA树脂,细菌纤维素,透明硅胶,银纳米线,通过细菌纤维素,透明硅胶,银纳米线配比,形成的透明主膜材料,具有很好的极限折叠强度,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弹性,实现了自修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昌茂粘胶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昌茂粘胶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5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