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55851.5 | 申请日: | 2019-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0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褚学伟;张雪梅;李云昊;丁坚平;褚双燕;吕子明;令狐燕艳;张彦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3/04 | 分类号: | G01N13/04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岩溶 裂隙 管道 水流 溶质 规律 试验装置 | ||
1.一种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它包括机架(11),所述机架(11)为固定连接的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1)的上部设有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在机架(11)的侧边设有压力监测设备(6),所述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为方形箱体结构,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的顶部为敞口结构并放置有降雨模拟器(2),在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大裂隙板(9),另一侧连接三块小裂隙板(7),小裂隙板(7)的底端与大裂隙板(9)侧边连接并呈V型结构,在大裂隙板(9)和小裂隙板(7)的内部分别设有大裂缝(17)和小裂缝(15),在大裂隙板(9)、小裂隙板(7)的侧边和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的底部均设若干测压管接头(8),测压管接头(8)通过软管(14)与压力监测设备(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的下方还设有管网系统(13),所述管网系统(13)为三层台阶式结构,在管网系统(13)的底端出口、高端中端进口均设有阀门(4),管网系统(13)的底端出口通过阀门(4)与排水系统连通,管网系统(13)的进口分别通过阀门(4)及管道(10)与大裂隙板(9)的底端连通,管网系统(13)的进口分别通过阀门(4)及排水管一(5)和排水管二(1)与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的底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脚轮(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雨模拟器(2)包括相互连通的方形管道(21)、布雨管(23)和调节阀(22),在方形管道(21)的中间连接若干根平行的布雨管(23),在布雨管(23)上设有若干雨水孔,方形管道(21)通过调节阀(22)和流量计与供水管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包括箱壁(32)和箱底(38),箱底(38)固定连接在箱壁(32)的底端面上,在箱底(38)一侧设缝隙一(31),另一侧设三条缝隙二(36),缝隙一(31)和缝隙二(36)相互平行,测压管接头(8)连接在箱底(38)上,在箱底(38)的中间和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三根竖直的排水管一(5),在缝隙一(31)的侧边箱底(38)上连接有排水管二(1),所述排水管一(5)和排水管二(1)分别通过阀门(4)与管网系统(13)连通,在箱底(38)上分别设有填料层一(33)和填料层二(34),排水管二(1)的顶部位于填料层一(33)的底部,排水管一(5)的顶端与填料层一(33)的顶面平齐,填料层二(34)的外层包裹有纱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裂隙板(9)和小裂隙板(7)均为两层PVC板粘接,大裂缝(17)和小裂缝(15)分别位于大裂隙板(9)和小裂隙板(7)的中间并与缝隙一(31)和缝隙二(36)连通,在大裂缝(17)和小裂缝(15)的内壁上粘接有石英砂颗粒(16),大裂缝(17)宽2mm,小裂缝(15)宽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设备(6)包括连杆(65)、立柱(62)和刻度板(63),所述刻度板(63)竖直布置,在刻度板(63)的两侧固定连接立柱(62),立柱(62)的底端通过连杆(65)固定连接到机架(11)的侧边上,在刻度板(63)的外侧壁上通过上下对称的两排卡座板(61)连接有若干根测压管(64),测压管(64)的底端与软管(14)连接,测压管(64)为中空管状透明结构,测压管(64)的顶端有敞口,刻度板(63)上有若干水平的刻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58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扣夹气缸辅助折弯模具
- 下一篇:一种会计档案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