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功耗北斗智能定位车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3215.9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2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清红;许泽明;曾维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精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G01S19/34;H04W8/02;H04B1/40 |
代理公司: | 广州独角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80 | 代理人: | 张小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北斗 智能 定位 车载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功耗北斗智能定位车载终端,通过新型基站通讯技术将设备自身能耗降低,利用通讯基站与系统服务器进行长时间数据连接解决通信实时性问题,从而在保障设备通讯实时性的情况下降低设备所需能耗实行低功耗高效率,为后续设备的体积小,功耗低等特质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功耗北斗智能定位车载终端。
背景技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目前来说,装载了北斗智能定位终端的移动设备的实时通信与低能耗存在不可根治的技术矛盾,要保证通讯的实时性则会增加设备通讯开销产生更多的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时监控车辆行驶状态,当车辆熄火后仍保持实时通信并只占用极小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功耗北斗智能定位车载终端,包括:通信控制电路、北斗卫星定位电路、CPU控制电路,所述通信控制电路与所述CPU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北斗卫星定位电路与所述CPU控制电路连接,所述通信控制电路用于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三个电路之间的高速网络通信,所述CPU控制电路用于获取车辆状态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包括车载电池的电量、车辆速度以及车辆钥匙门的开关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控制电路包括操作支持系统OSS、基站子系统BSS 以及网络子系统NSS,所述操作支持系统OSS包括网路管理单元NMC、数据后处理单元DPPS、用户识别单元PCS以及安全性管理单元SEMC;所述基站子系统BBS包括基站收发信台BTS以及基站控制器BSC,所述网络子系统NSS包括操作维护中心OM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来访用户位置寄存器MSC/VLR、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鉴权中心HLR/AUC、以及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所述网路管理单元NMC与所述操作维护中心OMC第一端连接,所述操作维护中心OMC的第二端与所述基站控制器BSC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操作维护中心OMC的第三端与所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来访用户位置寄存器MSC/VLR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基站控制器BSC的第二端与所述基站收发信台BTS连接,所述基站控制器BSC的第三端与所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来访用户位置寄存器MSC/VLR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数据后处理单元DPPS的一端与所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来访用户位置寄存器MSC/VLR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数据后处理单元DPPS的另一端与所述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鉴权中心HLR/AUC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鉴权中心HLR/AUC的第二端与所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来访用户位置寄存器MSC/VLR的第四端连接,所述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鉴权中心HLR/AUC的第三端与所述用户识别单元PCS连接,所述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鉴权中心HLR/AUC的第四端与所述安全性管理单元SEMC连接,所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来访用户位置寄存器MSC/VLR的第五端与所述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连接,所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来访用户位置寄存器MSC/VLR的第六端与公用网络模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公用网络模块包括公用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及公用数据网PD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精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精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32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电池充电装置
- 下一篇:辊压式固液分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