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表面前处理药剂自动配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3006.4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4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桥;朱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兰博旺新材料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表面 处理 药剂 自动 配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前处理药剂自动配料装置,使用时,喷枪向金属工件不断的喷洒药剂,回收口内多余的药剂经喇叭状的回收孔进入回收箱内,打开药剂泵将回收箱内的药剂通过输送泵和输送管输送到投药箱内,通过投药箱的下料口进入电子称盘,对药剂进行称重,保证了配料的精确度,从而通过电子称盘将称好重量的药剂配料输送入配料箱中进行搅拌,依次将几种药剂配料分批次投入投药箱进入电子称盘,在通过电子称盘输送进入到配料箱中搅拌,直至所有药剂配料都进入配料箱进行搅拌混合后使用,能够对药剂配料进行自动的称重,并直接运送配料箱内搅拌,解决了现有的药剂配料是通过人工根据经验分步骤进行并搅拌完成配料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剂配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金属表面前处理药剂自动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处理的过程中,药剂配料比例的准确性以及混料的均匀性,现有小型药剂厂其药剂配料都是采用人工分步骤进行配料工作的操作,其对配料的精度要求低,在实际人工操作过程中通常是人工根据个人经验或使用电子秤进行按比例称重,然后在通过人工添加分好的比例,在运送至搅拌设备中进行搅拌工作,其绝大多数都是利用人工操作,是操作人员根据观察或人为判断进行配料的分配,最后将配料按比例混合搅拌进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些操作人员根本不考虑严格的精度要求,其在配料操作中过于粗心大意,常婵改造成配置的药剂质量低,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还不能保证实现配料的进度,使得药剂配料的比例不符合要求,同时降低了配料的效率,增加了人工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低,使用不便。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金属表面前处理药剂自动配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表面前处理药剂自动配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表面前处理药剂自动配料装置,包括底座、处理箱和安装架;所述底座的上侧端部设有处理箱,处理箱的内部上端顶壁设有喷料箱,且喷料箱的下侧端部设有若干个有序排列喷枪,且处理箱的上端均设有贯穿口,且金属工件的两侧端部贯穿延伸至处理箱的两端外侧,且处理箱的内部下端部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下侧端部与处理箱内部底壁的连接之间设有若干个有序排列的减震腔,且支撑板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回收箱,且回收箱的上侧端部设有回收口,且回收箱的下端左侧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上设有药剂泵,连接管远离回收箱的一侧端部设有收集箱,减震腔的内部贯穿设有减震活塞杆,且减震活塞杆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减震橡胶块,减震活塞杆下侧减震橡胶块与减震腔的内壁连接之间设有下减震弹簧,活塞杆上侧减震橡胶块上设有上减震弹簧,且上减震弹簧的上侧端部与支撑板的安装连接之间设有上安装块;
所述处理箱的上端左侧设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上侧端部设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上侧端部设有投药箱,投药箱的下端中间位置设有下料口,且下料口上设有上电磁阀,安装架内部下端左侧设有支撑杆,安装架内部下端右侧设有升降气缸,且升降气缸的上侧端部设有升降杆,且升降杆和支撑杆的上侧端部转动连接有电子称盘,安装架的右端外侧设有配料箱,且配料想的左端上侧设有与电子称盘对应设置的入料口,且配料想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搅拌电机吗,且搅拌电机的下侧端部设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下侧端部贯穿延伸至配料箱的内部,且配料箱的贯穿端设有若干个有序排列的搅拌杆,且配料想的下侧端部设有导入口,且导入口的下侧端部贯穿处理箱和喷料箱延伸至喷料箱的内部,且导入口上设有下电磁阀,且收集箱的左端下侧设有输送管,且输送管远离收集箱的一侧端部贯穿处理箱延伸至投药箱的内部,且输送管的上端设有输送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剂泵、输送泵、电子称盘、上电磁阀、下电磁阀和升降气缸均与外部电源和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且外部控制器的型号为:KZ。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贯穿口与处理箱的内部相互贯通连接,贯穿口的内部贯穿设有金属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兰博旺新材料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兰博旺新材料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3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釜温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客车水系灭火剂细水雾灭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