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门防护板的卡扣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2314.5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1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顾李贤;张龙亮;刘开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星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0R13/04;B60R1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杨淑霞 |
地址: | 215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汽车 车门 防护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门防护板的卡扣组件,包括底座以及卡接件。卡接件由依序连接的卡接功能部和连接部构成,其通过连接部实现与底座的连接。卡接功能部设计为上小下大的椎形。底座设置有一安装凹槽,且在安装凹槽的顶壁开设有与上述连接部相适配的插槽。在插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防脱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车门防护板与车门之间采用卡扣的方式进行装配,简化了装配流程,提高了装配效率,且使得单人操作成为可能;另外,卡接件的连接部相对于底座可进行自由滑动,且其卡接功能部设计为锥形,有利于卡接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位置进行自行调整,从而降低了在装配过程中对定位精度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门防护板的卡扣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车辆都在车门的下部固定有车门防护板,以提高车辆的美观和实用型。车门防护板一般都是在车门下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的长条状且厚度较薄的板状件。在安装过程中,车门防护板均采用栓接或粘结的方式实现与车门的固定,然而,上述两种方式均存在严重缺陷,例如:在工厂车间装配阶段,上述两种方式均存在施工工艺路线繁琐,定位装夹要求精度高,不便于机器人自动装配线的应用;再者,如果选用粘结方法,出于提高产线节拍方面考虑,还需要额外增设高温烘烤装置,以提高胶水的固化速度;另外,在后期换新过程中,借用螺钉进行连接的栓接方式定位困难,操作不便且繁琐,需要至少两名人员配合操作;而采用粘结的方式虽说不存在上述问题,然而且存在着拆卸不便的问题,且拆卸完成后在车门下部遗留大量的胶层,清理十分不便,影响换新效率。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高的适用于汽车车门防护板的卡扣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门防护板的卡扣组件,包括底座以及卡接件。卡接件由依序连接的卡接功能部和连接部构成,其通过连接部实现与底座的连接。卡接功能部设计为上小下大的椎形,且在其侧壁设置有削边定位面和卡接凹槽。底座设置有一安装凹槽,且在安装凹槽的顶壁开设有与上述连接部相适配的插槽。连接部包括固定柱、布置于该固定柱底端的第一环形凸缘以及与第一环形凸缘相平行的第二环形凸缘。其中,固定柱由卡接功能部的底壁相下延伸而成。在插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防脱凸起,其由安装凹槽的顶壁向上延伸而成。在每个防脱凸起的前侧壁均设置有削斜滑移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环形凸缘和第二环形凸缘均由固定柱的侧壁向外延伸而成,且两者的间隔距离大于安装凹槽顶壁的厚度0.3-0.5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底座还包括辅助支撑板,其固定于安装凹槽的内部,且布置于插槽的正下方。在辅助支撑板的前侧壁设置有倒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插槽由插入导向部以及插设部构成,沿着前后方向依序布置。沿着从前到后的方向,插入导向部的开口宽度逐渐缩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底座可拆卸地固定于车门防护板本体,在其底部均布有多个安装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卡接件为一体成型件,且其由聚甲醛制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适用于汽车车门防护板的卡扣组件还包括缓冲隔音垫片,其套设于卡接功能部。缓冲隔音垫片为橡胶垫,且其厚度不小于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车门防护板与车门之间采用卡扣的方式进行装配,简化了装配流程,提高了装配效率,且使得单人操作成为可能;另外,卡接件的连接部相对于底座可进行自由滑动,且其卡接功能部设计为锥形,有利于卡接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位置进行自行调整,从而降低了在装配过程中对定位精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星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捷星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23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