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管理的食用菌种植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1743.0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2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实林;朱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实林 |
主分类号: | A01G18/62 | 分类号: | A01G18/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5205 四川省凉山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管理 食用菌 种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管理的食用菌种植架,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能绕所述支架旋转的食用菌承载装置,所述食用菌承载装置包括套设在支架横杆上的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远离所述支架横杆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所述第二转动环之间设置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上设置有用于存放食用菌菌棒的吊篮。通过转动第一转动环或第一转动环,即能将在位于较高位置或较低位置的食用菌菌棒转至操作人员的最适于操作的位置,便于操作人员对食用菌菌棒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食用菌菌棒的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架。
背景技术
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并不严格要求潮湿条件,但在出菇或出耳时,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并且光照对于食用菌子实体分化和发育关系重大。
目前多采用食用菌种植架的方式进行食用菌的种植,通常将菌棒放置在上下层层隔开的种植架上,如此一来,充分利用了种植场地,节约了种植成本。种植时通常在种植架的每一个隔层上放置较多的菌棒,菌棒不仅横向铺开,同时还沿着纵向铺开,因此当需要对处于较里面的菌棒进行采摘的时候,就需要将手伸到很里面,同时,眼睛也不利于观察较里面的菌棒,使得采摘变得困难。其次,当采摘处于放置架上较为底部的食用菌时,工作人员需要趴在地上,将手伸进去采摘,如此一来,又增加了采摘的难度,同时,也不利于对最上层的菌棒进行观察,从而增大了对管理食用菌种植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管理的食用菌种植架,该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的食用菌种植架不方便管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管理的食用菌种植架,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能绕所述支架旋转的食用菌承载装置,所述食用菌承载装置包括套设在支架横杆上的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远离所述支架横杆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所述第二转动环之间设置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上设置有用于存放食用菌菌棒的吊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环所述第二转动环均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所述转动部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吊篮包括承载食用菌菌棒的承载板,和套设于所述承载杆上并与所述承载板连接的吊臂。
进一步地,所述吊篮具有n个所述吊臂,将所述承载板分隔成n+1个存放位。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支架横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为三角形,所述支架横杆将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点和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点连接起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或所述第二转动环上设置有用于便于抓握的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或所述第二转动环上具有多个把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实林,未经徐实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1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