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电源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1154.2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7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盈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44 | 分类号: | H02M1/44;H02M3/335;H02J7/10;H02H3/08;H02H3/20;H02H9/04;H02H7/20;H02H3/06 |
代理公司: | 44526 深圳市宏德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滤波电路 本实用新型 充电电路 开关电源 输出绕组 电路 尖峰吸收电路 输出反馈回路 直流电 高频变压器 交流电转换 二极管 辅助绕组 负载供电 负载连接 脉宽控制 市电输入 传统的 输出端 体积小 肖特基 能效 整机 替代 | ||
1.一种开关电源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与市电输入连接的EMI电路(10),与EMI电路(10)输出端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20),与整流滤波电路(20)输出端连接的尖峰吸收电路(30),与尖峰吸收电路(30)输出端连接的高频变压器(40)及脉宽控制回路(50),与所述高频变压器(40)输出绕组连接的输出绕组整流滤波电路(60),分别与所述高频变压器(40)辅助绕组及脉宽控制回路(50)一个输入端连接的辅助绕组整流滤波电路(70),分别与脉宽控制回路(50)另一输入端及输出绕组整流滤波电路(60)输出端连接的输出反馈回路(80)及设于高频变压器(40)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的次级EMI电路(90),所述输出绕组整流滤波电路(60)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并为负载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MI电路(10)包括第一保险管F1,热敏电阻NTC,压敏电阻MOV,第一X电容CX1,第一X电阻RX1,第二X电阻RX2,第一电阻R1及第一共模电感LF1,所述第一保险管F1的一端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压敏电阻MOV的一端、第一X电容CX1的一端、第一X电阻RX1的一端及第一共模电感LF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X电阻RX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X电阻RX2的一端及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X电阻RX2的另一端、所述压敏电阻MOV的另一端及第一X电容CX1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热敏电阻NTC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20)包括第一整流桥BD1、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整流桥BD1的输入端与EMI电路(10)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桥BD1的负极输出端、第一电容C1的负极及第二电容C2的负极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峰吸收电路(30)包括第三电容C3、第四电阻R4A、R4B、第三电阻R3A及第一二极管D1,所述高频变压器(40)为第一变压器T1,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分别与整流滤波电路(20)的正极输出端、第四电阻R4A、R4B的一端及第一变压器T1的输入绕组同名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A、R4B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A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A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变压器T1的输入绕组异名端及脉宽控制回路(50)的输出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宽控制回路(50)包括第一芯片U1、第六电容C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A、R9B及第十电阻R10,所述第一芯片U1的型号为SP6659,其内部包含开关管MOS,该第一芯片U1的FB引脚分别与第六电容C6的一端及输出反馈回路(80)连接,第一芯片U1的DEM引脚分别与第七电阻R7及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U1的CS引脚分别与第九电阻R9A,R9B及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U1的DRAIN引脚及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高频变压器(40)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9A、R9B的另一端及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绕组整流滤波电路(60)包括第十四电阻R14A、第四二极管D4、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及第二共模电感LF2,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型号为DK5V100R25,其内置控制芯片和MOS管,所述第十四电阻R14A的一端及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分别与高频变压器(40)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R14A的另一端与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分别与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第八电容C8的正极、第九电容C9的正极及第二共模电感LF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C8的负极、第九电容C9的负极与输出电压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感LF2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盈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盈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11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