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肠镜用造口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9947.0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1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迟继岩;高杨;陈永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迟继岩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7 | 代理人: | 徐园园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镜用造 口袋 | ||
一种肠镜用造口袋,包括袋体,袋体为双层结构,在袋体的一侧面上设有肠镜检测口,在袋体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接口,接口与肠镜检测口对称设置,在接口处设有造口底盘,造口底盘包括底座,底座与袋体可拆卸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设有与接口相对应的第一流通孔,在底座外依次设有支撑固定垫和固定片,在支撑固定垫与固定片上均设有与第一流通孔相对应的第二流通孔;在袋体下端设有排泄口,在排泄口的上端部设有密封夹。本实用新型不必拆卸造口袋,即可经由肠道造口袋的肠镜检测口进行镜检术;减少患者肠道造瘘口外漏风险;肠镜检测过程中,患者胃肠排泄物直接流入所述袋体内,清洁了操作间环境,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医疗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镜用造口袋。
背景技术
普通的造口袋,尤其用于肠道造瘘术患者时,由于为患者进行肠道镜检时,需要先移除造口袋,然后再进行镜检,造瘘口此时外露于空气容易造成感染。镜检时,肠道分泌物持续排出容易污染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衣物,造成交叉感染风险,增加了护理难度,且肠道排泄物异味较大,在手术室内产生不良的环境刺激。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隔离方式,解决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肠镜用造口袋,在进行肠镜检测时,不必拆卸造口袋,避免肠道分泌物流出,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肠镜用造口袋,包括袋体,袋体为双层结构,在袋体的一侧面上设有肠镜检测口,在袋体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接口,接口与肠镜检测口对称设置,在接口处设有造口底盘,造口底盘包括底座,底座与袋体可拆卸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设有与接口相对应的第一流通孔,在底座外依次设有支撑固定垫和固定片,在支撑固定垫与固定片上均设有与第一流通孔相对应的第二流通孔;在袋体下端设有排泄口,在排泄口的上端部设有密封夹。
肠镜检测口为“丫”状开口,在肠镜检测口外部设有用于封闭肠镜检测口的魔术贴。
“丫”状开口完全开放的有效半径为15毫米至16毫米。
“丫”状开口完全开放的有效半径小于待伸入肠镜外径的1毫米至2毫米。
魔术贴为圆形或椭圆形柔软材质制成。
底座上设有相互对应的固定孔,支撑固定垫上设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固定柱,所述底座与支撑固定垫通过固定柱和固定孔固定连接。
袋体内层由无纺布材质制成,外层由透明塑料材质制成。
袋体的形状近似呈乒乓球拍状。
在支撑固定垫上设有若干个的环形凸起或者环形凹槽,环形凸起或者环形凹槽与支撑固定垫同心设置。
接口设置在底座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不必拆卸造口袋,即可经由肠道造口袋的肠镜检测口进行镜检术;
(2)减少患者肠道造瘘口外漏风险;
(3)肠镜检测过程中,患者胃肠排泄物直接流入所述袋体内,清洁了操作间环境,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在图1的肠镜检测口处设置魔术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未安装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迟继岩,未经迟继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9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节能杀菌锅
- 下一篇:一种退火设备及退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