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痛注射辅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8411.7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3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薛红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1 | 分类号: | A61M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乾帮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辅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减痛注射辅助器,涉及医用护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连接到外壳的振动源、连接到外壳的硬质的传振件,还包括控制振动源的电源模块,振动源启动时通过外壳使传振件发生振动。本实用新型具有在固定的位置稳定的施加振动,对注射器的针头穿刺时产生的疼痛进行干扰,从而达到减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减痛注射辅助器。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治疗过程中疼痛是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对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只是默默忍受。其实,疼痛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通过药物或者物理手段来减轻。
通常,在进行皮下注射时,护士会在推药的同时拍打皮肤,目的是对针刺产生的疼痛进行干扰,同时使患者分心,从而达到减痛的目的。
但是,在护士拍打时,难以控制好拍打的力度,同时所拍打部位与针头的距离难以掌控。拍打的力度或大或小,拍打的部位或远或近,都会导致最终减痛的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痛注射辅助器,其具有在固定的位置稳定的施加振动,对注射器的针头穿刺时产生的疼痛进行干扰,从而达到减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减痛注射辅助器,包括外壳、连接到外壳的振动源、连接到外壳的硬质的传振件,还包括控制振动源的电源模块,振动源启动时通过外壳使传振件发生振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源发生的振动首先传递到外壳,并通过外壳将振动转递到传振件上。在使用时将传振件抵触在针头穿刺皮肤位置的周围,通过振动对疼痛进行干扰,从而可以在固定的位置稳定的施加振动, 最终达到减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源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偏心轮;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电机电连接的电源以及用于控制电源启闭的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由开关控制电路的启闭,电源为电机供电。当电路闭合时,电机运转将驱使偏心轮转动从而发生振动。相比于声波、磁激励以及依靠运动机构等方式发生的振动,这种依靠电机带动偏心轮发生振动的方式更加简单,而且成本更加低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振件包括连接所述外壳的近端以及远离外壳的远端,传振件呈锥管状,传振件直径较大的一端位于所述远端;传振件的侧壁开设有开口,开口能够供注射器的针头穿过并能从传振件的远端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射器的针头将通过开口以及传振件的远端穿刺到皮肤内,于此同时传振件的远端呈圆环状将针头包围在内,从而振动传递到皮肤的穿刺部位周围,并且从皮肤的穿刺部位的周向各处对疼痛进行干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振件的所述远端的端面与传振件的轴线倾斜设置,传振件的远端的端面的法线指向所述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针时可以为注射器的提供更多可使用的角度,而且不会遮挡视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振件的所述近端设置有凸缘,传振件的近端伸入到所述外壳内,外壳设置有贴合传振件的弯曲的壁面以及使凸缘嵌入的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弯曲的壁面夹持传振件时能够直接将振动传递到传振件,而且嵌入到凹槽内的凸缘能够防止传振件与外壳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还安装有照射灯,照射灯发出的光照向所述传振件的所述远端的中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所要下针位置处的明亮度,使人的视野更加清洗,提高下针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照射灯发射出带有聚光效果的白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8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防滑复合膜
- 下一篇:一种农业种植农作物的播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