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颅骨打孔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8382.4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8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薛红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乾帮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颅骨 打孔 定位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颅骨打孔定位器,涉及整形手术工具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钻头以及定位块,钻头包括钻孔部以及限位部,限位部的直径大于钻孔部的直径;定位块设置有底面以及两对同轴的通孔与限位孔,两个通孔倾斜联通至底面且互不联通,两个通孔的轴线在底面的外法线指向的一侧相交,通孔的孔径小于限位孔的孔径但不小于钻孔部的直径;限位孔的孔径与限位部的直径一致,限位部位于通孔背离底面的一端,限位孔与通孔之间设置有台肩;当限位部与台肩相抵时,钻头部从两个通孔向颅骨钻出的孔相连通并形成能使缝合的针穿过“V”形孔道;底面固定有不与从通孔中伸出的钻孔部干涉的定位脚。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控制钻孔的角度以及深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形手术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颅骨打孔定位器。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必然会出现衰老的现象。女性衰老后会面临着乳房的松弛下垂。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爱美人士会选择进行除皱手术,使脸部重新焕发年轻时的光彩。
在额部的除皱手术中,在首先需要额部上方造成切口并将额部的皮肤与颅骨剥离,随后在颅骨上打定位孔。参见图5,需要在颅骨上倾斜钻两个相连通的孔,使两个孔形成一个“V”型的孔道。随后向头顶一侧拉动被剥离的皮肤,在拉紧皮肤并重新确定了皮肤与定位孔的位置之后,将缝合用的针与线穿过定位孔将皮肤与颅骨固定,完成除皱。
但是,在手术中需要准确的控制好钻孔的角度与深度。钻孔时不能贯穿颅骨,并且所形成的“V”形孔道需要能够方便缝合的针穿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颅骨打孔定位器,其具有能够控制钻孔的角度以及深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颅骨打孔定位器,包括钻头以及定位块,钻头包括钻孔部以及限位部,限位部的直径大于钻孔部的直径;定位块设置有底面以及两对同轴的通孔与限位孔,两个通孔倾斜联通至底面并且互不联通,两个通孔的轴线在底面的外法线指向的一侧相交,通孔的孔径小于限位孔的孔径但不小于钻孔部的直径;限位孔的孔径与限位部的直径一致,限位部位于通孔背离底面的一端,限位孔与通孔之间设置有台肩;当限位部与台肩相抵时,钻孔部从通孔中伸出但无法钻穿颅骨,钻孔部从两个通孔向颅骨钻出的孔相连通并形成“V”形孔道,“V”形孔道能使缝合的针穿过;在底面上固定有定位脚,定位脚不与从通孔中伸出的钻孔部干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脚支撑在颅骨上时,钻头伸入到通孔中,限位部与限位孔以及台肩相抵能够控制钻头的角度以及钻孔部从通孔中伸出的长度,进而保证钻头在颅骨上钻孔时可以形成一个“V”型的孔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设置有两个安装孔以及两个套管,套管可拆卸连接于安装孔内,套管的内孔位为所述限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部在限位孔内旋转时,由套管承受磨损,将套管作为消耗品使用。当套管磨损之后,将套管更换,即还可以继续保证套管对钻头角度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靠近所述底面的一端设置有环状的内凸缘,内凸缘为所述台肩,内凸缘的小径不小于所述钻孔部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部在限位孔内旋转时,由内凸缘承受磨损,将套管作为消耗品使用。当内凸缘磨损之后,将套管更换,即还可以继续保证套管对钻头下钻深度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所述套管背离所述底面的端面固定有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拆装套管,并且方便旋拧套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的旋向与所述钻头的转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83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